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题目。(每小题3分,共9分)
崔枢应进士,客居汴半岁,与海贾同止。其人得疾既笃,谓崔曰:“荷君见顾,不以外夷见忽。今疾势不起,番人重土殡,脱①殁,君能始终之否?”崔许之。曰:“某有一珠,价万缗,得之能蹈火赴水,实至宝也。敢以奉君。”崔受之。曰:“当一进士,巡州邑以自给,奈何忽蓄异宝?”伺无人,置于柩中,瘗②于阡陌。后一年,崔游丐亳州,闻番人有自南来寻故夫,并勘珠所在,陈于公府,且言珠必崔秀才所有也。乃于亳来追捕,崔曰:“傥窀穸③不为盗所发,珠必无他。”遂剖棺得其珠。汴帅王彦谟奇其节,欲命为幕,崔不肯。明年登第,竟主文柄,有清名。
注:①脱,如果。②瘗(yì):埋葬。③窀穸(zhūn xī):墓穴。
小题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海贾同止同止:住在一起。
B.其人得疾既笃笃:深、重。
C.崔游丐亳州 丐:行乞。
D.有清名清名:清廉的名声。小题2: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不以外夷见忽 敢以奉君 ②荷君见顾 不以外夷见忽
A.两个“以”字相同,两个“见”字不同。
B.两个“以”字不同,两个“见”字相同。
C.两个“以”字相同,两个“见”字也相同。
D.两个“以”字不同,两个“见”字也不同。小题3:下列评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崔枢精心护理病笃的海贾,并能始终如一,既无民族偏见,又见其心地善良仁厚。
B.海贾临终赠珠,极力渲染其昂贵与奇异,而崔枢却弃而不取,置珠棺中,故终得有清名。
C.文中写番妇寻夫勘珠,官府前来追捕,目的在于反衬崔枢的品质清廉可贵。
D.崔枢不肯接受为汴帅幕僚,后终登进士第,进一步烘托了其耿直的性格。小题4:将下面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3分,共9分)
(1)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2)伺无人,置于柩中,瘗于阡陌。
(3)汴帅王彦谟奇其节
小题1:C
小题1:B
小题1:B
小题1:
(1)羡慕万物恰逢繁荣滋长的季节,感叹我的一生将要结束。
(2)(崔枢)等到四周无人时,把宝珠放入棺材,将其埋葬在田间小路边。
(3)沛帅王彦谟认为崔枢的可贵品质确实不凡。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考点,能力层次为B,侧重“理解”能力的考核。丐:谋生。
小题1:前一个“以”是介词,因为;后一个“以”是介词,把。两个“见”都是副词,用在动词前,是动作的承受者,可解释为“我”。
小题1:由文章末句可知,崔枢终得有清名不是因为还珠一事。
小题1:得分点(1)“善”1分,“行”1分,句意1分(2)补出主语1分,“阡陌”1分,句意1分(3)“奇”意动1分,“节”1分,句意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