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什么是非整倍体如何应用非整倍体材料进行基因定位请举例说明。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染色体数目不是整倍数的个体称为非整倍体。二倍体缺少一条染色体为单体(2n-1)。二倍体增加一条染色体为三体(2n+1)。非整倍体本身虽然没有任何直接的实用价值,但可利用它们进行基因定位。例如普通烟草曾经出现一种黄绿型的突变,是由隐性基因yg2决定的。用单体测验法进行测验,确定Yg2(绿)为yg2(黄绿)这对基因是在S染色体上。测定的方法是用yg2yg2纯合的黄绿型双体植株(2n)与24个绿叶单体——[2n-IA]×黄绿型、[2n-IB]×黄绿型……[2n-IW]×黄绿型、[2n-IZ]×黄绿型分别杂交,分别得到24个不同组合的F1,然后检查各个组合的F1群体内绿株和黄绿株的染色体数,发现惟独[2n-IS]×黄绿型的F1群体内,单体都是黄绿型的,双体(2n)都是绿叶的,而在其他23个杂交组合的F1群体内,单体和双体都是绿叶的。这就证明Yg2yg2这对基因是在S染色体上。下面是对这一测验过程的机制的分析。
(甲)当隐性基因(a)在某染色体上时,则aa基因型的双体(2n)与A表现型的该染色体的单体(2n-IA)杂交后,F1群体的表现为:


(乙)当隐性基因(a)不在某染色体上时,则aa基因型的双体(2n)与A表现型的该染色体的单体(2n-IA)杂交后,F1群体的表现为:


倘若某基因是显性(A)的,同样可以用单体测验法进行测验。同上述的测验过程一样,先使A表现型的AA纯合双体植株(2n)与各个a表现型单体——(2n-I1)a×(2n)A、(2n-I2)a×(2n)A……(2n-In)a×(2n)A分别杂交,分别得到n个不同的F1,但由于各个F1群体内的双体和单体植株一律是A表现型,无法鉴定A基因是在哪个单体的单体染色体上,所以必须使F1单体植株进行自交,根据F2的表现来鉴定。如果A基因在某单体亲本的单体染色体上,则其F1单体所自交的F2群体内除缺体植株(2n-Ⅱ)外,双体和单体植株一律是A表现型。如果A基因不在某单体亲本的单体染色体上,则其F1单体所自交的F2群体内,双体、单体和缺体植株都会有少数是a表现型的。对于异源多倍体植物来说,利用单体测定某基因的所在染色体,是确定连锁基因群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因为,就像前面多次指出的那样,异源多倍体的不同染色体组之间常存在部分同源的关系,有许多异-位同效基因(polymeric gene)。这些异位同效基因,是不能应用常规的两点或三点定位法,根据重组率(交换值)确定它们属于哪个基因连锁群的。利用单体测验法已经鉴定了普通烟草和普通小麦的许多异位同效基因所在染色体,使育种工作能够有目标地替换染色体。

单项选择题 B1型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