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根据材料和淮河流域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根据全国遥感普查贵料,淮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3.08万Km2,主要分布在淮河上游的桐柏山区、大别山区等地区。

材料二:

    据调查测定,淮河流域流失的土壤大部分是粒径小于0.5mm的粘粒,一场暴雨过后,土壤申粒径l.2mm的沙砾增加1.0――3.6%,土壤有机质损失19.5——36.4%。上个世纪80年代山丘区农耕地每公顷施用的化肥仅十几公斤,现在为了堆持产量每公顷施用五百公斤左右。

材料三:淮河流域水东图

(1)据图说明淮河流域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M地形成降水峰值中心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简述淮河流域严重的水土流失对当地土壤和下游河湖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特点:自南向北递减;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600——800mm之间。

(2)M为大别山地区,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3)对土壤的影响:水土流失带走大量的土壤粘粒,造成土壤质地粗化;带走大量的有机质,土壤肥力

    下降。对下游河湖的影响:水土流失严重,河流 的含沙量增大;大量泥沙在下游河湖淤积,河(湖)

    床抬高;泄洪、 蓄洪能力下降,易发洪涝灾害。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