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8分)

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廛,无夫里之布,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矣。信能行此五者,则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济者也。如此,则无敌于天下。无敌于天下者,天吏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公孙丑上》)

小题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孟子认为如果尊重贤人,任用能人,让杰出的人在位,那么天下的士人都会高兴,而且愿意到那个朝廷去做官。

B.要让商人愿意把货物存放在市场上,就要提供场地存放货物而不征租赁税,并依照规定价格收购滞销货物,不使货物积压。

C.孟子认为,要让天下的农夫高兴并愿意在自己国家的田野里耕种,就要他们助耕公田,只征收少量的私田的赋税。

D.如果尊重贤士,爱护百姓,施行仁政,即使邻国想要率领百姓来攻打他,也像是率领子弟去攻打他们的父母,是不能成功的。小题2:请结合上面选段,谈谈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做到“无敌于天下”。(4分)

答案

小题1:C

小题2:孟子认为,当官为政者要尊重人才,吸引天下的贤士前来投奔;要让士、农、商、旅、居民都享受到实惠,使国家富强起来;施行仁政,吸引百姓,让邻国的百姓像敬仰父母一样敬仰他,就能无敌于天下。(一点2分,三点4分)

小题1:题目分析:用假设法与代入法,可发现原文为助而不税,所以C “只征收少量的私田的赋税”理解有误,应是不征收。

点评:本题用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文化经典的理解能力。难度一般,只要掌握了假设法与代入法,仔细与原文相对照就可选出答案。

小题2:题目分析:原文提到,“如此,则无敌于天下”。说明此代指上文,那么综合分析上面的内容即可。

点评:本题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不但要正确理解原文,还要有一定的整合能力。

问答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