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马先生钧,字德衡,天下之名巧也。少而游豫,不自知其为巧也。当此之时,言不及巧,焉可以言知乎?

为博士居贫,乃思绫机之变,不言而世人知其巧矣。旧绫机五十综①者五十蹑②,六十综者六十蹑。先生患其丧功费日,乃皆易以十二蹑。其奇文异变因感而作者,犹自然之成形,阴阳之无穷。此轮扁之对,不可以言言者,又焉可以言校也?

先生为给事中,与常侍高堂隆、骁骑 * * 秦朗争论于朝,言及指南车。二子谓“古无指南车,记言之虚也”。先生曰:“古有之。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二子哂之曰:“先生名钧,字德衡。钧者器之模,而衡者所以定物之轻重,轻重无准而莫不模哉!”先生曰:“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也。”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诏先生作之,而指南车成。此一异也,又不可以言者也。从是天下服其巧矣。

居京师,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以溉。先生乃作翻车,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功百倍于常。此二异也。

其后人有上百戏③者,能设而不能动也。帝以问先生:“可动否?”对曰:“可动。”帝曰:“其巧可益否?”对曰:“可益。”受诏作之。以大木雕构,使其形若轮,平地施之,潜以水发焉。设为女乐舞象,至令木人击鼓吹箫;作山岳,使木人跳丸掷剑,缘絙④倒立,出入自在,百官行署,舂磨斗鸡,变化百端。此三异也。

有裴子者,上国之士也,精通见理,闻而哂之,乃难先生,先生口屈不能对。裴子自以为难得其要,言之不已。傅子谓裴子曰:“子所长者言也,所短者巧也;马氏所长者巧也,所短者言也。以子所长,击彼所短,则不得不屈;以子所短,难彼所长,则必有所不解者矣。夫巧者,天下之微事也,有所不解而难之不已,其相击刺,必已远矣。心乖于内,口屈于外,此马氏所以不对也。”

马先生之巧,虽古公输般、墨翟、王尔,近汉世张平子⑤,不能过也。公输般、墨翟皆见用于时,乃有益于世。平子虽为侍中,马先生虽为给事中,俱不典工官,巧无益于世。用人不当其才,闻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

①综:织绫机上经线的分组。②蹑:古代织机上提综的踏具。③百戏:各种杂技,此专指木偶。④缘絙(gēng):一种走绳索的杂技。⑤张平子:即张衡。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少而豫游:游乐

B.二子之曰哂:嘲笑

C.于是二子遂以明帝白: 明白

D.其巧可否?益:改进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体现马钧之“巧”的一组是(3分)(   )

①先生患其丧功费日,乃皆易以十二蹑

②诏先生作之,而指南车成

③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以溉

④先生乃作翻车,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

⑤使木人跳丸掷剑,缘絙倒立,出入自在

⑥心乖于内,口屈于外

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④⑤⑥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马钧改革织绫机后,机器变得轻简,还可以织出各种各样的花纹。正如古代巧匠轮扁所言,技艺的精微是不可以用语言表达的。

B.常侍高堂隆、骁骑 * * 秦朗曾谈论指南车,两人都否认其存在。马钧认为古代确有指南车,并经过反复尝试,制造出来,敬献给了皇帝。

C.傅玄曾因裴秀非难马钧而为之辩护。他认为马钧的长处是巧思,而裴秀的长处是能言。裴秀是用自己的长处与马钧的短处相比较。

D.马钧技艺确实高明,超过了古代名匠公输般、墨翟、王尔以及汉代的张衡,但并没有担任主管工程的官职,没有机会施展才能。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大木雕构,使其形若轮,平地施之,潜以水发焉。(5分)

(2)夫巧者,天下之微事也,有所不解而难之不已,其相击刺,必已远矣。(5分)

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⑴ 用大木头雕刻构造,让它的形状像轮子,在平地上放置它,下面用流水转动它(或使它转动)。(施、潜、发、各1分, 句子大意2分)

⑵ 机巧之类的事,是天下极微妙精深的事情,您并不理解还要不停止攻击,那攻击的内容,一定离题万里了。(“微”、“远” 判断句式各1分,句子大意2分)

小题1:题目分析:使用代入法及假设法,我们发现“白”代入原文解释为明白不合适,从语法及语意上都无法讲通,而只有译为“报告”才更为合理。

点评: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可采用联想推断法,更多为联系上下句推断其逻辑关系,即代入原文是否合理。再者还可通过其在文中的语法位置来推断词义。也可根据对偶、对比、并列等结构特点来推类词义。

小题2:题目分析:③为客观情况;⑥说的是性格特点。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答此类题读题是关键,在明晰题意的基础上,一项一项的排除即可。

小题3:题目分析:“反复尝试,制造出来,敬献给皇帝”无中生有。

点评:本题比较难。此类题有的是对原文的理解,有的是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答此类试题阅读是基础,排除是手段。抓住设置的“人物”不对号,侧重点有所偏移、张冠李戴等常见设误类型,一一与原文进行对照排除。

小题4:题目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关键字⑴施译为放置,潜意译为下面,发译为使动,即使之转动。关键字各1分, 句子大意2分⑵“微”译为精妙、精微, “远”译为距离很远。在本处指离题意很远。夫巧者,天下之微事也是典型示范的判断句式,者也表判断,关键字各1分,句子大意2分。

点评:本题比较难。翻译时要注意三点:一要以直译为主,关键词一定要翻译准确,二是切记要把翻译的句子与原文结合在一起理解,莫断章取义。第三,照应文言句式和语气。

参考译文:

马钧先生,字德衡,是天下闻名的技术高超的人。他年轻时过着游乐的生活,自己不知道有技术。在这时候,他从不对人家谈到技术,又怎么谈得上有人知道他呢?

他担任博士时,(百姓)生活贫困,于是想改进织绫机,那样不用说什么,人们就会知道他技术高超了。旧式的织绫机,五十综的用五十个蹑,六十综的用六十个蹑,马先生认为有费力费时的缺点,于是他改进机械,全都改用十二个蹑。改进以后,可以随心所欲织出各种奇妙的花纹,织成后看上去像是天然形成的一样,又可以像阴阳二气那样反复变化无穷。这种技术,正像轮扁回答别人的询问:那巧妙的地方是没法用言语说明的,又怎么能去检验它呢?

先生任给事中官职时,有一次,和常侍高堂隆、骁骑 * * 秦朗在朝廷上争论关于指南车的事。他两人说:“古代根本没有指南车,记载上的说法是虚假的。”先生说:“古代是有指南车的。我们没有去想到它罢了,哪是什么遥远的事呢!” 两人嘲笑他说:“先生大名是钧,字是德衡。‘钧’是陶器的模具,‘衡’是定东西轻重的,你现在这个‘衡’定不出轻重,还想做得出模具来吗!”。先生说:“讲空话,瞎争论,还不如试一试容易见效。”于是两人把这事报告明帝,明帝下令要先生把它制作出来,后来,他就把指南车造成了。这是一件奇妙的制作,又是没法用言语说清楚的。从此以后,天下人都佩服他的技术高明了。

先生住在京师,都城里有地可以种植菜蔬,但让人发愁的是近旁没有水可以灌溉。先生就制作了翻车,教小孩转动它,汲来的水自己倾流到地里,翻车里外转动,效率超过平常水车一百倍。这是第二件其妙的制作。

后来有人敬贡一套木偶,只能作摆设却不能活动。皇帝问先生:“你能使它们动起来吗?”回答说:“可以动起来。”皇帝问:“可以做的更巧妙些吗?”回答说:“可以。”他就接受皇命制作了。他用大木头雕刻构造,让它的形状像轮子,在平地上放置它,下面用流水转动它(或使它转动)。制作了女子奏乐舞蹈的偶像,还有木偶打鼓、吹箫;还制作了假山,使木偶丢木球、掷剑、走绳索、翻筋斗,动作灵活,还有木偶坐堂审案,舂米、磨面、斗鸡等各种各样的动作。这是第三件其妙的制作。

有位裴先生,是京师的著名人士,见识精深,听到先生的事情,就讥笑他。他到先生那里去质问先生,先生口才不好,被他说的没法答对。裴先生自以为击中对方要害,不停地滔滔议论。傅先生对裴先生说:“您的长处是会讲话,短处是没有巧思。马先生的长处是有巧思,短处是不会讲话。用您的长处,攻他的短处,他当然不能不屈服了;但如果用你的短处,去较量他的长处,那您一定有许多不理解的地方。机巧之类的事,是天下极微妙精深的事情,您并不理解还要不停止攻击,那攻击的内容,一定离题万里了。他内心并不同意您,但嘴上又说不过,因此,马先生不再答复您了。”

马先生技术的巧妙,就是古代的公输般、墨翟、王尔,近代汉朝的张衡,都不能超过他。公输般、墨翟都在当时受过重用,所以他们的技术对国家有用处。张衡虽然做侍中,马先生虽然做给事中,但他们都没有担任主管工程的官职,技术的巧妙不能对国家有用处。用人不用他擅长的才能,知道有才能又不让去实践,这实在令人遗憾。

多项选择题
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