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01—105题。2006年至2011年全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3587元、4140元、4761元、5153元、5919元、697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1759元、13786元、15781元、17175元、19109元、21810元。2006年至2011年全年我国粮食产量分别为49804万吨、50160万吨、52871万吨、53082万吨、54648万吨、57121万吨。与2010年相比,2011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057万公顷,增加70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504万公顷,增加19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379万公顷,减少10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95万公顷,增加4万公顷;棉花产量660万吨,增产10.7%;油料产量3279万吨,增产1.5%;糖料产量12520万吨,增产4.3%;肉类总产量7957万吨,增长0.4%,其中,猪肉产量5053万吨,下降0.4%;养殖水产品产量4026万吨,增长5.2%;捕捞水产品产量1574万吨,增长1.9%。2011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47291万人,增加4028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5226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2065万人。截至9月底,2646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7.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出总额为1114亿元,受益8.4亿人次。

2010年,我国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约为()。

A.43%

B.53%

C.64%

D.84%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比重相关知识,根据材料[50/(531-0.4%)]/[7957/(1+0.4%)]≈64%,因此答案选择C选项。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编辑加工题:阅读分析短稿,并按照稿件加工整理的规范进行编辑加工。(本题20分)漓江西江是珠江的干流,而漓江是西江支流桂江的上游河段,属长江水系,位于广西自治区东部。漓江发源于“华南第一峰”桂北越城岭苗儿山。漓江上游称六峒河、大溶江;由兴安溶江镇流经灵川、桂林、阳朔,至平乐,称漓江。溶江镇至灵川大圩镇段,河宽枯水时110-260米,洪水时30-200米。漓江是世界上风光最秀丽的河流。从桂林到阳朔约83km的河段是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段,风景名胜繁多,旅游资源丰富。漓江两岸的山峰伟岸挺拔,形态万千,山峰上多长有茸茸的灌木和小花,远远看去,若美女的衣衫。江岸的堤坝上,终年碧绿的凤尾竹,似少女的裙裾,随风摇曳,婀娜多姿。最可爱山峰倒影,几分朦胧,几分清晰。江面渔舟点点,从山峰倒影的画面上流过,真有“船在青山顶上行”的意境。漓江的每一处景致,都像一幅中国水墨画。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骚人墨客为漓江的绮丽风光写下了烩灸人口的诗文。唐代大诗人韩愈曾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名句来赞美这条如诗似画的漓江。1892年,漓江作为山水名胜,以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2007年,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漓江景区游客数量总体呈增长态势。2000年接待游客133.6万人次。2007年接待游客220万人次。2006年游客接待量首次突破200万人次,达218.1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