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论语》片段,回答小题(6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选自《论语•先进》)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选自《论语•公冶长》)

①方:礼仪;②伐:夸耀、自夸;③施:表白;④怀:关爱。

小题1:和弟子相比,孔子之志有什么特点呢?请简要概括。(2分)

小题2:子路之志是什么呢?请概括并作简要评价。(4分)

答案

小题1:相比之下,孔子的志向是希望老人得到赡养,朋友间以诚相待,少年得到关爱,(1分)其关注的层面更为广阔。(1分)

小题2:子路有志于治理好一个千乘之国,(1分)有好东西愿意和朋友们共享;(1分)他性格豪爽仗义,(1分)但性情鲁莽,过于崇尚勇力。(1分)

小题1:题目分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的志向是让年老的安心,让朋友们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涉及到各个层面。

点评:这类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文化经典阅读材料内容的理解,这就要求考生要理解材料的内涵。它一般要求考生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出一定的信息。因而诵读语段,扫除文字障碍,弄懂文本意思,是做题的关键。

小题2:题目分析:子路之志,第一语段中说“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概括为要治理好大国。第二语段说“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意有好的愿与朋友分享。第一志向,“夫子哂之”,可见孔子对此是不满意的,子路崇尚能力。

点评:对经典文化的分析评价,理解文本的内容是关键。要尽可能地读懂文化经典的字面义,即使语段中有些字难以扫除,也应把握语段整体意思,并能抓语段中的一些关键词语或句子,结合经典的一些思想进行理解和分析。

【参考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人陪孔子坐着。……路赶忙回答:“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常常受到别的国家侵犯,加上国内又闹饥荒,让我去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人们勇敢善战,而且懂得礼仪。”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向孔子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年老的安心,让朋友们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

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