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12分)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告诫人们,一个人的发展必须富有人文精神。否则,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请问人文精神是天生的吗?如果不是,应如何培养这种精神?

答案

人们的人文精神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①国家要大力发展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为个人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和文化环境;②作为公民个人,要努力学习,积极实践,汲取文化营养以发展自己。

探究题

语言运用。

   2009年12月7日至18日,来自192个国家的代表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世界气候大会,目的是针对气候变化签订新的全球性协议。为此,校学生会决定围绕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内容,在学校开展宣传活动。作为筹备小组的成员,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8.你将在宣传活动的动员大会上,简要地介绍有关气候变化方面的知识。请从下面的材料中提取三条主要信息,作为你介绍的重点。

  【材料一】过去,全球气候是随着自然的变化而改变的,然而现在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人类使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排放,加重了地球大气层中自然碳的比重,吸收了越来越多的太阳光,导致全球变暖。全球气候变暖会引起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加速,沙化严重,风暴潮增加,自然灾害加重。一些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增加,造成的损害在不断加重。这些都将危及人类的生存。

主要信息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个字以内)

主要信息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个字以内)

主要信息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个字以内) 

  在这次世界气候大会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解决气候变化的主张分歧严重。请你在学校宣传栏中概括出分歧的主要方面。

  【材料二】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关键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哥本哈根会议形成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气候协议的希望非常渺茫。

在减排目标这一谈判焦点问题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歧严重。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2020年应当在1990年的水平上至少再减排40%。可是发达国家极力减轻甚至推卸自身的减排责任。

  中方首席谈判代表表示,气候问题是发达国家近两百年工业化过程中,不加节制排放造成的后果,发达国家负有主要责任。所以必须给予资金赔偿。发展中国家希望每年都能拿到数千亿美元的补偿,以帮助它们适应气候变化。但发达国家每年所提供的援助资金远远不足。

  确实,煤炭等化石燃料是最廉价的能源。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就必须避免燃烧化石燃料。因此,开发洁净能源技术也是减少温室效应的办法之一。发展中国家希望能获得再生能源设施及技术。而发达国家只是口头承诺技术援助,却难以兑现。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主张,在如下方面发生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空四个字)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