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7分)
独 乐 园 记
司马光
孟子曰:“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此王公大人之乐,非贫贱者所及也。孔子曰:“饭蔬(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颜子“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此圣贤之乐,非愚者所及也。若夫“鹪鹩①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②”,各尽其分而安之。此乃迂叟③之所乐也。
熙宁四年迂叟始家洛④,六年,买田二十亩于尊贤坊北关,以为园。其中为堂,聚书出五千卷,命之曰读书堂。堂南有屋一区,引水北流,贯宇下,中央为沼,方深各三尺。疏水为五派,注沼中,若虎爪;自沼北伏流出北阶,悬注庭中,若象鼻;自是分而为二渠,绕庭四隅,会于西北而出,命之曰弄水轩。堂北为沼,中央有岛,岛上植竹,圆若玉玦,围三丈,揽结其杪,如渔人之庐,命之曰钓鱼庵。沼北横屋六楹,厚其墉茨,以御烈日。开户东出,南北轩牖,以延凉飔,前后多植美竹,为清暑之所,命之曰种竹斋。沼东治地为百有二十畦,杂莳草药,辨其名物而揭之。畦北植竹,方若棋局,径一丈,屈其杪,交桐掩以为屋。植竹于其前,夹道如步廊,皆以蔓药覆之,四周植木药为藩援,命之曰采药圃。圃南为六栏,芍药、牡丹、杂花,各居其二,每种止植两本,识其名状而已,不求多也。栏北为亭,命之曰浇花亭。洛城距山不远,而林薄茂密,常若不得见,乃于园中筑台,构屋其上,以望万安、轘辕,至于太室,命之曰见山台。
迂叟平日多处堂中读书,上师圣人,下友群贤,窥仁义之源,探礼乐之绪,自未始有形之前,暨四达无穷之外,事物之理,举集目前。所病者、学之未至,夫又何求于人,何待于外哉!志倦体疲,则投竿取鱼,执纴⑤采药,决渠灌花,操斧伐竹,濯热盥手,临高纵目,逍遥相羊,惟意所适。明月时至,清风自来,行无所牵,止无所框,耳目肺肠,悉为己有。踽踽焉,洋洋焉,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因合而命之曰独乐园。
或咎迂叟曰:“吾闻君子所乐必与人共之,今吾子独取足于己不及人,其可乎?”迂叟谢曰:“叟愚,何得比君子?自乐恐不足,安能及人?况叟之所乐者薄陋鄙野,皆世之所弃也,虽推以与人,人且不取,岂得强之乎?必也有人肯同此乐,则再拜而献之矣,安敢专之哉!”
【注】①鹪鹩(jiāo liáo):一种鸟。②“若夫”四句:语出《庄子·逍遥游》。③迂叟:作者自称。④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作者在政治上失意,便退居洛阳,全力编修《资治通鉴》。⑤纴(rèn):纺织。
小题1:下列各句中,对划线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疏水为五派注沼中若虎爪疏:稀疏
B.厚其墉茨以御烈日厚:深厚
C.曲肱而枕之枕:枕头
D.濯热盥手,临高纵目盥:洗手小题2: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四周植木药为藩援 / 蓬门今始为君开
B.夫又何求于人,何待于外哉 /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C.每种止种两本,识其名状而已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因合而命之曰独乐园 /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引用孟子、孔子、颜子、庄子等人关于乐趣的论述,目的是通过对比比较,引出对独乐园的描写,并肯定了庄子论断的正确。
B.作者精心具体地描绘了独乐园的布局及构筑,每一处都突出了他对独乐园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在建筑设计上的造诣很深。
C.整篇作品,不论是对独乐园的写景状物还是抒情议论,除作者外,没有提及家人或友人,这一构思符合文章“独乐之趣”的宗旨。
D.本篇名为叙写作者居住于“独乐园”的种种乐趣,实则表达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退隐洛阳的孤独寂寞、愤世嫉俗、不再出仕的情感。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沼东治地为百有二十畦,杂莳草药,辨其名物而揭之。(4分)
(2)虽推以与人,人且不取,岂得强之乎?必也有人肯同此乐,则再拜而献之矣,安敢专之哉?(4分)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C
小题4:(1)水池的东面整治出一百二十畦田,错杂地种植着花草药材,为了辨识它们的种类名称而给它们挂上字牌作为标志。
(2)即使退让给别人,别人尚且不要,难道能够强迫它们接受吗?如果也有人愿意与我同享这种乐趣,那么我就非常感激并且把它奉献出来,怎么敢专享这种乐趣呢?
小题1:题目分析: A、B、C项中的“疏”“厚”“枕”分别带了宾语“水”“墉茨”“之”,所以都是动词,应译为“疏浚”“加厚”“枕着”。
点评:本题错误点设置单一,全都是词类活用,而且都是活用为动词。其实还可以从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等方面设题。
小题2:题目分析: A项,动词,是/介词,替;B项,代词,什么/副词,多么;C项,代词,它/代词,代自己;D项,连词,因此。
点评:本题设置不够严密,D项中第二个“因”也可理解为副词,“于是”。文言虚词有时候可以有多种解释,但作为考题应该选没有争议的句子和词语。
小题3:题目分析: A项,“并肯定了庄子论断的正确”错误,属于无中生有;B项,“同时也表现了他在建筑设计上的造诣很深。”错误,文中描写独乐园是为“乐”作铺垫的;D项,从原文“则再拜而献之矣,安敢专之哉!”可推知,他并不是不再出仕,而是无人能赏识他。
点评:文意理解题一般是选“不正确的一项”,本题是选“正确的一项”,难度有所加大。本题D选项设置较好,不仅是对文本的解读,还是对文章写作意图的分析,所以比起简的分析题来说,更进了一层。
小题4:题目分析: 第(1)句中“治”为“整治”之意,可由“治理”一词推断出来。“揭”有“标示”之意,如“揭示”,再结合前文“辨其名”,可推知其为“挂上牌子”之意。第(2)句,“虽”结合上下文应解释为“即使”,“岂……乎”是个固定句式,学过“岂独伶人哉”;“专”是“独自享有”之意,《捕蛇者说中》中有“专其利三世矣”;“安……哉”也是固定句式。
点评:本题选用的两个句子涉及到的文言现象比较丰富,有一词多义,名词作状语,固定句式,名词作动词等,而这也是文言文考试中最常见的考点。考生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中要多注意这些常考的文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