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学而》)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
小题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认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境界不如“贫而乐,富而好礼”的境界。
B.子贡不能理解《诗经》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句话的意思,孔子不满。
C.孟子所说的“观于海者难为水”的涵义,与诗句“曾经沧海难为水”是一致的。
D.孟子认为“观水有术”,由流水“不盈科不行”,指出“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小题2:孔子的“告诸往而知来者”和孟子的“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这两句话告诉我们有关学习的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1:B
小题2:孔子认为:学习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孟子认为:学习应当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能由此及彼,通达事理(或:触类旁通)。
小题1:
题目分析:子贡能理解《诗经》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句话的意思,他已经可以举一反三了。所以孔子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这不是否定,而是肯定。
点评:理解中国古典文化经典的文章都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平时必须多阅读,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了解经典名著的思想,这样积少成多,有助于理解文段内容。本题也意在引导学生多读经典。
小题2:
题目分析: 孔子“告诸往而知来者”大意为: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由此可知学习要举一反三。孟子的观点是:太阳和月亮的光辉不放过任何一个能够容纳光线的小缝隙,流水不放过任何一个坑坑洼洼。那么,我们做学问,立志于道呢?也 同样应该不马虎,不敷衍,循序渐进,厚积薄发。
点评:文化经典阅读重在思想的理解。本题不同于文言文阅读题,它要求学生全面了解相关作家的思想,而不仅仅是能将文章翻译出来。从能力层次上来看,比文言文阅读读高了两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