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材料二 我国学术界对“斯大林体制”的历史功过的争议,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种主要观点:一是“功大于过” 说,实践证明它对生产力发展起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二是“过大于功”说,它不应当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材料三 为克服斯大林时期的一些弊端,赫鲁晓夫进行了改革。赫鲁晓夫在1957年提出三四年内苏联的人均肉类、牛奶、黄油产量赶上美国的目标,为此不顾苏联的气候条件,要求各地都来扩种玉米以增加饲料。结果很多地方因气候条件恶劣造成玉米歉收,其他粮食作物也由于播种面积减少而减产。1963年苏联粮食产量比1962年减少3270万吨。1964年苏联被迫增加了粮食的进口。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列宁“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措施是什么?与“用冲击的办法”相比,这一举措有什么特点?有何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同意材料二中的哪一观点?说明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表明赫鲁晓夫经济改革的重点在哪一生产行业?据材料简要分析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以上问题,你能得出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措施:实施新经济政策。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经济。意义: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找到了一条使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2)①“功大于过”说。在这种体制下,国家能够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②“过大于功”说。它超越了苏联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导致了国民经济发展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害,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等问题,阻碍了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是后来苏联解体的历史根源。

(3)重点:农业方面。原因: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不尊重客观规律,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

(4)启示:实事求是;要根据国情适时调整经济政策;生产关系的调整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等。

不定项选择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