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里①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

子曰:“德②不孤,必有邻③。(《里仁》)

注:①里:居。②德:有德之人。③邻:亲近

小题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理想的居处应当是仁德之所,应谨慎选择。

B.近朱者赤,择“仁”而处,受到仁德者的熏陶,对自己仁德的养成很有助益。

C.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会有志趣相同的人来亲近他。

D.如不选择与仁德为邻,别人怎么知道你的仁呢?小题2:孔子说:“无友者不如己者。”(《学而》)意思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请结合上面有关“择处”的选段,谈谈孔子对“择友”和“择处”的观点。(3分)  

答:                                                                             

答案

小题1:(6分)D

小题2:(2分) “择友”和“择处”,都应选择有益于仁德养成的外部环境。与修养高于自己的人交友,以友辅仁,见贤思齐,可以取友之长、补己之短。

小题1:题目分析:D.“择不处仁,焉得知”的意思为“如果不以仁德的准则而选择,怎么会获得智慧呢?”,因此D项的理解不对。

点评:本题虽然考的不是句子翻译,但是侧重点仍然是对文言语句的理解。要想做对这个题,首先要将两个个句子的含义都弄懂了理解通了才能做对。

小题2:题目分析:孔子说:“内在的仁德是善美的人性。如果不以仁德的准则而选择,怎么会获得智慧呢?”,孔子的“择友”是说“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本章清楚地说明了孔子的交友原则,他认为不论是“择友”和“择处”,都应选择有益于仁德养成的外部环境。本题从其他角度解答也可,只要言之成理就行。

点评:此题是一道半开放题,针对孔子的言谈,来谈孔子对“择友”和“择处”的观点。在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要参照孔子的论点,虽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自的观点定然不会相同,但是无论哪种见解,都要围绕孔子的观点说出相应的理由。

简答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