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凯氏定氮这一经典方法仍然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制品、食品化工和医药保健等行业中蛋白质等含氮化合物的分析测试,请简述这一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过程。若有一含氮量已准确知道的样品通过该方法检测,发现所得结果明显高于已知数,可能是哪些实验环节出现问题
答案
参考答案:(1)凯氏定氮的原理:大多数蛋白质的含氮量都在16%左右,因此常用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的含氮量,再乘以蛋白质系数6.25(每含氮1 g,表示该物质含蛋白质6.25 g),即可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测定的基本原理是当被测的含氮有机物与浓硫酸共热时,其中的C、H两种元素被氧化成CO 2 和水,而氮元素转变成氨,并进一步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残留于消化液中,该过程通常称为“消化”。但是,该反应进行缓慢,消化费时较长,通常需加入硫酸钾或硫酸钠以提高反应液的沸点,并加入硫酸钢作为催化剂,以加速反应的进行;氧化剂过氧化氢也能加速反应。消化完毕后,加入浓.NaOH溶液可使消化液中的硫酸铵分解放出氨,借水蒸气将氨蒸出,用硼酸溶液吸收,硼酸溶液吸收氨后,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降低,然后用标准无机酸滴定,直至恢复溶液中原来的氢离子浓度为止。最后根据所用标准酸的摩尔数计算出待测物中的总氮量。(2)测定的结果明显高于已知数据,可能的原因有:①样品称量不准确,称量偏多;②所用的凯氏烧瓶及反应室等没有洗干净;③每次蒸馏完毕后,所用仪器可能没有洗;④滴定时所用锥形瓶可能没有洗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