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小题1:从文中看,孔子认为“仁者”应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2分)  

小题2:你还知道孔子关于“仁”的其他论述吗?请任举出一句,谈谈你的理解。(2分)    

答案

小题1:(2分)能推己及人(语意相近即可)

小题2:参考示例:克己复礼为仁。这句话反映了孔子强调人们要以克制和礼让的态度来完善道德修养的观点。(能恰当举出例句,计1分;能正确阐释,计l分)

小题1:题目分析: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在这段中,孔子认为的“仁者”要能“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点评:本题首先要理解选段中的孔子所说的话的含义,然后才能根据孔子的言谈来总结概括出他的论点。所以本题的关键是能准确理解文段的含义,但是也要善于总结,语言要简练。

小题2:题目分析:孔子关于“仁”的论述有很多,像克己复礼等,找一句自己相对熟悉的,又能很好的加以阐述的最好。

点评:此题是一道开放题,针对孔子的这些观点,列出你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自的观点定然不会相同,但是无论哪种见解,都要围绕孔子的“仁”说出相应的理由。

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