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孟子·离娄下》)

(1)孟子说君子想要自觉地有所得的方法是           ,自觉有所得的最终目的是               。(2分)

(2)上面两选段中孔孟所谈论的共同话题是教与学的方法,但他们的观点又有什么不同?请结合选段分析。(4分)

                                                                           

                                                                         

                                                                         

答案

(1)(2分)以道;取之左右逢其原。(或:用正确方法;取之不尽,左右逢源)

(2)孔子侧重于教师的角度,提出要用“启发式”,循循善诱;(2分)孟子侧重于学生的角度,强调要自悟自得,自求深造。(2分)(意思对即可)

题目分析:两个文段的译文为:(1)颜渊喟然叹息:“仰望孔子及其道,高不可及;钻研孔子及其道,坚不可入;看看在前面,忽然又在后面了。夫子教人循循善诱,用文章博大我,用仪礼约束我,我想停下来都不能,我竭尽才力,但孔子及其道,如峻绝高山立在面前。虽然想跟从它,但我无路可以到达啊。”(2)孟子说:“君子要按照正确的方法深造,是想使他自己获得道理。自己获得的道理,就能牢固掌握它;牢固掌握了它,就能积蓄很深;积蓄深了,就能左右逢源取之不尽,所以君子想要自己获得道理。”能正确翻译文段,题目便迎刃而解了。

点评:文化经典阅读重在思想的理解。本题不同于文言文阅读题,它要求学生全面了解相关作家的思想,而不仅仅是能将文章翻译出来。从能力层次上来看,比文言文阅读读高了两个层次。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