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5分)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小题1:说明“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基本含义。(2分)
小题2:结合现代生活,举例说明怎样才能既做到“智者动”,又做到“仁者静”。(3分)
小题1:参考答案: 有智慧的人认识和处理问题灵活迅捷而又变动自如,就像水一样;有仁德的人坚守道义,稳重安定(或执着守望),就像山一样。
小题2:示例(1)在现代市场经济情况下,既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比如注重效益的观念),与时俱进,又要执着地坚守我们中 * * 传统的文化和美德,比如讲求诚信。
示例(2)在现代商业社会,既要不断的适应新形势新特点,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但我们同时也要坚定不移地倡导回报社会,助人为乐的精神。
小题1:
题目分析:首先需要解释出“智者”和“仁者”的含义,“智者”即有智慧的人,“仁者”即有仁德的人。然后需要解释水和山的特点,水:变动自如,山:稳重安定。最后,需要找出二者的相似点:有智慧的人认识和处理问题灵活迅捷而又变动自如,就像水一样;有仁德的人坚守道义,稳重安定(或执着守望),就像山一样。
点评: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时,可以把句子分割为若干个词语单位,先把这些词语解释清楚了,那么整个句子的含义自然也就解释清楚了。如果句子中有比喻的修辞,可以找到喻体的特点,然后结合喻体去理解本体。
小题2:
题目分析:这属于开放性试题,对于这种题型,学生可以在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的基础之上,然后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来完成本题的答案。这种题型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需要学生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点评:既然是探究,其探究结论也应该是富有个性色彩的。我们说一切要从文本的材料出发,要从社会存在的事实出发,但这绝对不是要我们做材料或社会存在的奴隶,我们要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审视问题,用自己的脑袋去思考问题,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