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 教育部近日指出,包括央视在内的全国多家电视台的台标不合规范,如央视台标CCTV是英文缩写,不符合国家语言文字法规要求,需改为汉字。央视则表示该台标非常珍贵,不能更改。
材料二 : 面对教育部的批评,央视“不可能轻易更改”的回复,有人认为“太过霸气”,“央视敢于叫板的底气,无非还是来自其特殊的地位”。这部分人力挺教育部, 认为教育部是为了传统文化而做努力,应该支持。
小题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所说的现象。(不超过10字)(2分)
小题2:针对上面的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3分)
小题1:央视台标引起争议(或“央视台标要不要改”)
小题1:示例一 “CCTV”早已深入人心。(1分)首先,CCTV多年来作为央视的标识,早已为国人乃至世界所认同,本身就具有非凡的文化意义,其品牌价值对央视、甚至是对国家而言,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其次,央视还肩负着对国外宣传的重任,如果改成中文,肯定会给关心中国的外国朋友造成不便。(2分)
示例二“CCTV”没有中国味。(1分)首先,作为汉语载体的方块形的汉字,沿用五千多年,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是最具有中国味的。其次,汉字已经作为一种国家标准,它是国家形象的标志,央视是中国影响最大的媒体,肩负着张扬我们文化自信的社会责任。(2分) (以上言之成理即可)
题目分析:对于两则材料要综合起来分析。材料一是事件本身,材料二是事件引发的讨论。且题目有字数上的限制,所以要根据材料一、二综合概括为“央视台标引争议”。
第二小步是表达观点的题。无论持哪种观点,都必须要有相应的理由支持,而且要观点明确,语句通畅。本题可以围绕需要改还是不需要改,表明自己的观点,谈出各自的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课本内的实践活动是我们学习语文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学习时一定用心.这道题目让我们感受到平时参加语文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另外它还提醒我们,平时要多动脑筋,遇问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