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朱珍,少与庞师古等俱从梁太祖为盗。珍为将,善治军选士,太祖初镇宣武,珍为太祖创立军制,选将练兵甚有法。太祖得诸将所募兵及佗降兵,皆以属珍,珍选将五十余人,皆可用。梁败黄巢、破秦宗权、东并兖郓,未尝不在战中,而常勇出诸将。

义成军乱,逐安师儒,师儒奔梁。太祖遣珍以兵趋滑州,道遇大雪,珍趣兵疾驰,一夕至城下,遂乘其城。义成军以为方雪,不意梁兵来,不为备,遂下之

秦宗权遣卢瑭、张晊等攻梁,是时梁兵尚少,数为宗权所困。太祖乃拜珍淄州刺史,募兵于淄青。珍偏将张仁遇白珍曰:“军中有犯令者,请先斩而后白。”珍曰:“偏将欲专杀邪?”立斩仁遇以徇军,军中皆感悦。珍得所募兵万余以归,太祖大喜曰:“贼在吾郊,若践吾麦,奈何!今珍至,吾事济矣!且贼方息兵养勇,度吾兵少,而未知珍来,谓吾不过坚守而已,宜出其不意以击之。”乃出兵击败晊等,宗权由此败亡,而梁军威大振,以得珍兵故也。

珍从太祖取濮州,刺史朱裕奔于郓州。太祖乃还汴,留珍攻郓州。珍去郓二十里,遣精兵挑之,郓人不出。朱裕诈为降书,阴使人告珍,约开门为内应。珍信之,夜率其兵叩郓城门。朱裕登陴,开门内珍军,珍军已入瓮城而垂门发,郓人从城上磔石以投之,珍军皆死瓮城中,珍仅以身免,太祖不之责也。

与李唐宾等屯萧县。珍尝私迎其家置军中,太祖疑珍有异志,遣唐宾伺察之。闻太祖将至,戒军中治馆厩以待。唐宾部将严郊治厩失期,军吏督之,郊诉于唐宾,唐宾以让珍,珍怒,拔剑而起,唐宾拂衣就珍,珍即斩之,遣使者告唐宾反。使者至夜而见之,太祖大惊,然已夜矣,不能有所发。明日,佯收唐宾妻子下狱,因如珍军。去萧一舍,珍迎谒,太祖命武士执之。诸将霍存等十余人叩头救珍,太祖大怒,举胡床掷之曰:“方珍杀唐宾时,独不救之邪!”存等退,珍遂缢死。(节选自《新五代史·朱珍传》)

【注】①垂门:吊门。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珍兵疾驰,一夕至城下趣:催促

B.一夕至城下,遂其城乘:登上

C.唐宾以珍让:责备

D.朱裕登陴,开门珍军内:亲近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珍太祖创立军制数宗权所困

B.太祖得诸将所募兵及佗降兵,皆属珍太祖遣珍兵趋滑州

C.珍仅以身免,太祖不责也太祖命武士执

D.未尝不在战中,常勇出诸将度吾兵少,未知珍来小题3: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朱珍“善治军”和对敌时“勇猛过人”的一组是(3分)

A.①太祖得诸将所募兵及佗降兵,皆以属珍②珍去郓二十里,遣精兵挑之

B.①太祖乃拜珍淄州刺史,募兵于淄青②珍仅以身免,太祖不之责也

C.①立斩仁遇以徇军,军中皆感悦②未尝不在战中,而常勇出诸将

D.①闻太祖将至,戒军中治馆厩以待②唐宾拂衣就珍,珍即斩之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朱珍以前很少和庞师古等人跟随梁太祖做盗贼,但在梁打败黄巢,击溃秦宗权,向东吞并兖、郓二州的行动中,朱珍都英勇参战了。

B.秦宗权派遣卢瑭、张晊等进攻梁,这时梁兵还少,几次遭到秦宗权围困。梁太祖任命朱珍为淄州刺史,朱珍在淄、青二州招募了一万多士兵。

C.在与卢瑭、张晊等人交锋时,梁太祖采取坚守城池的策略,让士兵休息,养精蓄锐,等到朱珍带着招募的士兵前来支援之后才出兵击败张晊等人。

D.朱珍杀掉唐宾后,梁太祖十分愤怒。朱珍被捉拿后,尽管有霍存等人纷纷为之求情,但梁太祖在斥退了霍存等人后,终于处死了朱珍。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①义成军以为方雪,不意梁兵来,不为备,遂下之。

②朱裕诈为降书,阴使人告珍,约开门为内应。

③明日,佯收唐宾妻子下狱,因如珍军。

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C

小题4:B

小题5:①义成军认为正在下雪,没有料想到梁兵会来,没有防备,于是梁军攻下滑州。(“方”,正在,1分;“雪”,下雪,名词作动词,1分;“意”,料想,1分。)

②朱裕假作降书,暗中派人告诉朱珍,约定打开城门作内应。(“诈”,假作,1分;“阴”,暗中,1分;句意1分。)

③第二天,假装逮捕李唐宾的妻子儿女入狱,于是前往朱珍的军队。(“明日”“佯收”“如”各1分)

小题1:题目分析:内,是通假字,通“纳”,放入,接受。

点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考查是动态语境中的辨析,要理解动态语境中的陌生意义,就必须注意上下文语境,注意整个语句的理解,而不是一知半解,断章取义。其次要注意文言实词知识的灵活熟练运用,最起码要熟练掌握文言实词知识,比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知识。解题方法可以用排除法,也可以直接选,对于同学们来说,排除法似乎更可靠。最后要注意古代文化常识,现代汉语词汇积累,这些都是能够迅速做出判断的必要知识。

小题2:题目分析:C项:之,代词,代朱珍。A项:为,介词,替/为,介词,被;B项:以,介词,把/以,动词,带领、率领;D项:而,连词,表递进/连词,表转折。

点评:知识的归纳整理,目的在于正确运用,这种能力的体现只有在训练中才能得以完成。对虚词的训练,可恰当地选用一些课外材料,对应考点,作适当拓展。训练尽量安排在课堂内限时完成,每次三五分钟即可。一方面让学生适应高考,另一方面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训练后要将答题情况进行分析统计,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加强复习的针对性。

小题3:题目分析:要把握题干要求去选择,即所选项的两个句子分别满足要求。朱珍杀掉张仁遇的目的就是为收拢人心,可看出其善治军。“而常勇出诸将”能直接看出其对敌时的勇猛过人。A②珍去郓二十里,遣精兵挑之,只是朱珍打仗时采用的方式,不能表现朱珍对敌时的勇猛过人。B项:②珍仅以身免,太祖不之责也,表现出梁太祖对朱珍的宽厚,不能表现出朱珍对敌时的勇猛过人。D项,均不能表现出朱珍的善治军和对敌时的勇猛过人,朱珍斩了李唐宾只是“窝里斗”。

点评:对信息的筛选和整合的解答可用排除法。做题时一般依次对所给的信息选项逐条辨析,但对无把握的信息可以先放下,在所给的五六条信息中,一定有干扰最小的错误项,先以此为突破点切入选项,一般就能排除一两项了,然后比照剩余选项,对不同点作重点辨析。这样可以减少纠结,提高时效,保证准确度。

小题4:题目分析:A项“朱珍以前很少和庞师古等人跟随梁太祖做盗贼”错,朱珍年轻时和庞师古等人都跟随梁太祖做盗贼。C项“让士兵休息,养精蓄锐”的不是梁太祖,而是贼军。D项“终于处死了朱珍”错,朱珍自缢而死。

点评:依据文意,在把握要点和中心的基础上,分析判断提供选项的正误,特别要注意细微枝节上的毛病,一些设题上常见错项类型必须心中有数,例如人物的张冠李戴、前后颠倒,事件的无中生有、错位杂糅,细节的强拉硬连、添枝加叶,内容的疏漏片面、强加因果,评价的任意拔高、颠倒是非等等。这种分析比较往往能把选项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晓错在何处,对在哪里。

小题5:题目分析:这几句的翻译,主要是要处理好几个关键词的翻译:①“方”,正在;“雪”,下雪,名词作动词;“意”,料想。②“诈”,假作;“阴”,暗中。③“明日”,第二天;“佯收”,假装逮捕;“妻子”,妻子儿女;“如”,到,往。

点评:在翻译题中命题者往往会设置几个关键得分点,这几个关键得分点多数是句中的关键词语。这些关键词语有两类:一类是实词,这是主要的;一类是虚词。实词从词性上看,指名词、动词、形容词,重点是动词;从知识点方面看,指通假字、活用字、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活用实词、多义实词,重点是古今异义词、活用实词、多义实词。翻译的时候,要找出这样的关键词语,明确其含义,并准确翻译。反之,关键词语翻译错误或不准,就会丢分。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