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图1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图2为1中ⅠⅡ两点连线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表3为乙市工业产值构成表。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你认为沙地和旱地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应分别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地是我国“西气东输”重要的气源地,说出形成该气源地的地质构造和岩石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乙市工业结构特点,并解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自然环境特征:内陆地区;高原地形;气候较干旱;植被稀少等。

农业利用类型:耕地和牧草地。

治理措施:沙地——治沙和合理利用草场;旱地——水土保持。

(2)地质构造:向斜构造;岩石类型:沉积岩。

(3)以煤炭、电力、油气等重工业为主,轻纺工业比重较小。重工业比重提高,轻工业比重降低。该市煤炭、油气资源丰富,工业对矿产资源的依赖性更强。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也。”雨止,别去。

  十馀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丞、尉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子不佣矣。

  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所闻实多: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幸获名成,遂宠妾媵,弃其妇,致郁郁死,是芋视乃妇也。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辩衣履,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更闻谁氏子,读书时,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是芋视乃学也。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其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

  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遣之。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节选自周容《芋老人传》)

  注:①佣:受雇打工。②丞、尉:知县的佐职。③钧礼:平等之礼。④炼珍:烹制精美的食品。⑤尚食:这里指朝廷赏赐的食品。⑥不饬:不守规矩,行为不端。⑦岂独一箸间:意谓不只辍箸不吃这点事。

1.解释下列加粗词在句中的含义。

(1)影乃瘦(      )       

(2)进,生为之饱(      )

(3)织纺臼,佐读勤苦(      )  

(4)相国遽惊曰(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独妪居渡口/谓老人相国有旧     

B.书生用甲第相国/及

C.老人犹喜相公止于芋也/时、位移人也 

D.命妪煮芋进/污贿不饬罢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尚何芋是甘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老人所言三事说明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可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5.根据文意,揭示作者的写作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题
[ ]

A. 不填            

B. a                  

C. an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