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劳工问题的含义和特点,突发事件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特点。
参考答案:
解析:(1)劳工问题的含义:劳工问题是伴随劳动关系现象的出现而同时出现的问题。雇员及其组织与雇主及其组织两大集团出现并形成了普遍的利益冲突。劳工问题就是对劳动者和社会整体造成负面影响,占社会主导地位的利益群体和组织不能接受,因而需要采取集体行动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它是众多劳动者个人及其团体或社会整体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的一种社会状况。社会整体的需要包括社会整合、有序、稳定以及发展。 (2)劳工问题的特点:劳工问题既然是众多劳动者个人及其团体或社会整体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的一种社会状况,因而它是经济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各种矛盾的表现之一。 1)客观性。劳工问题的存在总是一种客观现象,它独立于人们的主观意志之外,它的产生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性。人们对劳工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可以减轻劳工问题的危害程度,却不能彻底消灭劳工问题。 2)主观性。并不是所有的劳动关系运行中的矛盾现象及其事实都会构成劳工问题,只有在特定的利益群体或权力阶层就社会劳动关系运行中的矛盾事实作出反应之后,劳动关系运行中的矛盾事实才会成为劳工问题,即劳工问题具有主观性特征。此外,对于劳工问题的认识和界定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人们的思维模式有着直接的联系。由于价值准则和思维模式的差异,对于劳工问题的认识和判断是绝不相同的。 3)社会性。社会性是劳工问题的显著特征,同时也是劳工问题客观性特征的另一表现。劳工问题的社会性特征表现为劳工问题产生原因的社会性:劳工问题并不是由于某一个别劳动者的原因而产生,它是一种社会问题;劳工问题内容与形式的社会性:劳工问题绝不是个别劳动者、个别劳动关系的矛盾事实或利益冲突,它不是一种个体性现象,而是群体性、社会性现象;劳工问题后果的社会性:矛盾事实或利益冲突处理不当会造成社会性后果甚至是整个社会的震荡;以及劳工问题责任的社会性、解决劳工问题方法和过程的社会性等诸多方面。联系我国现阶段存在的大规模的农民工欠薪现象,可以清晰地观察和认识到劳工问题的社会性特征。 4)历史性。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人们对劳工问题主观价值判断的不同,在某个国家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上会存在着特定的劳工问题。它是一个历史的、变化的问题。同时,人们对劳工问题的认识、评价和判断也需要一个过程。任何一个劳工问题总有其产生、发展、认识与解决、处理、转化等过程。这种过程性显示出劳工问题的历史性特征。 在某一时期,劳工问题处理不当,可以突发事件的形式表现出来。 (3)突发事件的主要表现形式:突发事件是组织运行过程中危机的表现。在不同的领域,以不同的视角,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对突发事件的认识、理解是不一样的。在劳动关系领域,通常可以将突发事件描述为带来高度不确定性,对生产经营的正常秩序具有高度威胁性。 (4)突发事件的特点:无论是重大劳动安全卫生事故、重大集体劳动争议或团体劳动争议,还是劳资冲突,都具有下述特点: 1)突发性和不可预期性。 2)群体性。 3)社会的影响性。 4)利益的矛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