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某实验小组用CO2和NaOH溶液做喷泉实验的装置和测得的一组数据
NaOH浓度(mol/L) | 0 | 0.4 | 0.5 | 0.8 | 1.0 | 1.4 | 1.6 | 1.8 |
现象 | 不能 形成 | 一段 液柱 | 形成喷泉 | 形成喷泉 | 形成喷泉 | 形成喷泉 | 形成喷泉 | 形成喷泉 |
时间 | 6min | 1min | 35s | 10s | 6s | 6s | ||
烧瓶中水的体积(mL) | 7 | 41 | 71 | 125 | 240 | 240 |
A.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不宜用水直接吸收CO2来做喷泉实验
B.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越大越易形成喷泉
C.NaOH浓度为1.6mol/L时,CO2还没有全部分被吸收
D.当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时所得溶液不可能有氢氧化钠,烧瓶也没有充满.

A、该实验是用CO2与氢氧化钠溶液完成的,因为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并不大,不能形成喷泉,故A正确;
B、表中数据显示NaOH浓度在<1.6mol/L前有浓度越大越易形成喷泉(形成喷泉所需时间短)的规律,故B正确;
C、表中数据显示NaOH浓度在>1.6mol/L时CO2已完全被吸收,生成的Na2CO3达最大值,水的体积没有达到烧瓶最大容量,是因为烧瓶中有导管等,故C错误;
D、表中数据显示形成喷泉所需时间最短为6s,说明此时氢氧化钠已足量(或过量),当氢氧化钠浓度为1.4mol/L时仍不是最快的,故氢氧化钠浓度为1.0mol/L时为不足量,因此不能完全吸收CO2,溶液中无氢氧化钠剩余,烧瓶也不能充满,故D正确.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