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上辇过郎署,问郎署长冯唐曰:“父家安在?”对曰:“臣大父赵人,父徙代。”上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上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用也。” 

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上方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推毂,曰:‘阃①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 * * 制之。’军功爵赏皆决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覆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其后会赵王迁立,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自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幕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

上说。是日,令唐持节赦魏尚,复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

【注解】①阃:城门之外。 ②上功:呈报功劳。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尚食监高祛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  数:多次

B.良久,召唐,曰 让:谦让

C.皆自用士             飨:犒劳 

D.且云中守魏尚上功首虏差六级   坐:因……犯罪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用也    而莫夭阏者 

B.跪推毂临清流赋诗

C.军功爵赏皆决外          州司临门,急星火

D.复为云中守 但刘日薄西山小题3:文中画波浪的部分断句最恰当一项是

A.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幕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

B.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幕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

C.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幕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

D.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幕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小题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

(1)赏赐决于外,不从中覆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

(2)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

(3)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

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B

小题4:(1)一切奖赏恩赐都是在朝廷外决定,不由朝廷控制。朝廷委派任用他,只要求他胜利成功,所以李牧才能够竭尽他的才智能力。(考点:外、从、责、乃) (2)因为听信郭开的谗言,最后杀了李牧,让颜聚代替他,所以士卒败逃,被秦擒获消灭。(考点:用、卒、北、被动句式) (3)那些士兵都是一般人家的子弟,从村野来参军,哪里知道“尺籍”、“伍符”这些法令律例呢?(考点:夫、家人、起田中、安)

小题1:

题目分析:解答此类题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意义代入原文,考察其与上下文语境是否相符。题中,B项的“让”是“责备”之意。

小题2:

题目分析:解答此类题,可用结构分析法,分析该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从而推测其意义。本题中,A项的两个“之”都作助词,置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项,前“而”表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后“而”作连词,表承接。C项,前“于”为介词,表处所,相当于“在”;后“于”为介词,表比较,相当于“比”。D项,前“以”为介词,相当于“用”;后者也是介词,表原因,相当于“因为”。

小题3:

题目分析:给文言文断句,要先大致读懂文意,再抓住一些标志,结合文句意思进行。这些标志,有的是虚词,比如,“夫、盖、若夫”等虚词常在句首,“也、哉、乎、耶”等常在句末,“而、然、故、者”等多在句中停顿处,等等;有的是对称式短语,有的是“曰”等对话式词语。除此之外,有时还需依靠找出动词和它们的宾语来断句,有时也还得认真揣测文意。本题中,“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幕府”三个四字短语可首先断出,然后再找出“文吏”“吏”等可充当主语的词语,参照虚词“之”“而”进行断句。

小题4:

题目分析: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第(1)句中的“外”即朝廷外;“从”相当于“由”;“责”是“要求”之意;“乃”相当于“才”。第(2)句中的“用”相当于“因为”;“卒”是“最后、最终”之意;“北”是“败北、败逃”之意;“为秦所禽灭”是被动句。第(3)句中的“夫”是指示代词,相当于“那些”;“家人”应翻译为“一般人家”;“起田中”是“从村野中来”之意;“安”是疑问代词,相当于“哪里、怎么”。

【参考译文】

皇上辇车经过郎中官署,问署长冯唐说:“老人家,你家住在哪里?”冯唐回答说:“臣祖父是赵人,到父亲时迁徙到代。”皇上说:“我住在代时,为我主办膳食的主管高祛好几次对我谈到赵将李齐很贤能。老人家你知道李齐这个人吗?”冯唐回答说:“李齐还比不上廉颇、李牧的将才呢。”皇上拍着大腿无比惋惜的说:“唉!我为什么得不到廉颇、李牧这样的人作为大将呢?如果得到他们这样的人,我又何必担心匈奴祸害呢!”冯唐说:“陛下就是得到廉颇、李牧,也不会任用他们。”

皇上很生气,起身进入禁宫中,过了很久,召见冯唐责备他说:“你为什么当众羞辱我呢?难道不能在没有人处对我说吗?”冯唐谢罪说:“我是个鄙陋的人,不知道避忌。”皇上最终还是问冯唐:“你凭什么断定我不能任用廉颇、李牧呢?”冯唐回答说:“臣听说上古时候的国君,派遣大将时,跪着推动车毂,对出征的将帅说:‘朝廷内的事,由寡人作主;朝廷外的事由 * * 裁断。’臣的祖父说李牧做赵国大将时,驻守在边境,军中市场的租税全部用来犒赏士卒,一切奖赏恩赐都是在朝廷外决定,不由朝廷控制。朝廷委派任用他,只要求他胜利成功,所以李牧才能够竭尽他的才智能力。在那时候,赵国几乎称霸天下。后来遇到赵王迁继立为王,因为听信郭开的谗言,最后杀了李牧,让颜聚代替他,所以士卒败逃,被秦擒获消灭。现在臣私下听说魏尚身为云中守,把军中市场的租金全部用来犒赏士卒,并且拿出私有钱财,五天杀一只牛,自费慰劳宾客、军吏和舍人,所以匈奴远远避开汉的士兵,不敢接近云中边境。敌人曾经侵入过一次,魏尚亲自率领战车骑兵迎击,斩杀的敌人非常多。那些士兵都是一般人家的子弟,从村野来参军,哪里知道“尺籍”、“伍符”这些法令律例呢?他们整天积极作战,舍命前驱,斩杀、捕捉敌人,向幕府呈报战功,所报告的和实际稍有不合,文吏就用法令来制裁他,该奖赏的不奖赏他,但犯了法,文吏一定依法办理。臣认为陛下奖赏太轻薄,而处罚又太重。况且云中太守魏尚因记录斩杀敌首功劳和实际差了六个首级而被定罪,陛下的文吏削夺了他的爵位,判他一年徒刑。由这一点看,可以说陛下就是得到廉颇、李牧,也不能任用他们。”   

皇上听了很高兴。就在当天,命令冯唐拿着符节前驱赦免魏尚,再度任用他为云中太守,又任命冯唐为车骑都尉。

单项选择题
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