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后面题。 (10分)
刘备天下称雄,一世所惮,陆 逊 春 秋 方 壮 威 名 未 著 摧 而 克 之 罔 不 如 志 予 既 奇 逊 之 谋 略 又 叹 权 之 识 才 所 以 济 大 事 也。及逊忠诚恳至,忧国亡身,庶几社稷之臣矣。抗贞亮筹干,咸有父风,奕世载美,具体而微,可谓克构者哉!
(节选自《三国志》)
小题1: 用斜线“/ ”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6分)
小题2: 写出《三国志》的作者名称 (1分)
小题3:作者认为陆逊成功的原因有哪些?(不超过15个字。) (3分)
小题1:陆 逊 春 秋 方 壮/ 威 名 未 著 /摧 而 克 之/ 罔 不 如 志/ 予 既 奇 逊 之 谋 略/ 又 叹 权 之 识 才/ 所 以 济 大 事 也(6分,1处1分)
小题2:陈寿
小题3:谋略过人、忠诚忧国、孙权识才(3分)
小题1:
题目分析: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1.找文言虚词如“夫”、“也”、“若夫”等; 2.察对话:如 “曰”“云”等;3.据修辞:如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等;4.辨句式:如固定结构 “…者,…也”;5.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6.找名词做主语的,如人名、称谓、地名等。7.表时间的词语等等。8.一些经常放在句首的如 “必、皆”等。此题需要注意的文言虚词有:之、罔、又、所;名词之类的:予、威 名。
小题2:
题目分析:此题是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情况,在答题时,注意《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区别,不要混淆在一起。
小题3:
题目分析:此题要在理解文意基础上,要从文章中找出作者对陆逊的描述与评价的语句,用自己的语言或者原句进行概括。如“逊之谋略又叹权之识”可概括为,陆逊有谋略,得到孙权的赏识;“及逊忠诚恳至,忧国亡身”可概括为忠诚忧国。这些性格等因素造就了他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