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于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人。顺治十八年,授广西罗城知县。罗城居万山中,盛瘴疠,民犷悍。方兵后,遍地榛莽,县中居民仅六家,无城郭廨舍。成龙到官,召吏民拊循之,申明保甲。盗发即时捕治,请於上官,谳实即处决,民安其居,尽力耕耘。与民相爱如家人父子。牒上官请宽徭役,建学宫,创设养济院,凡所当兴罢者,次第举行,县大治。总督卢兴祖等荐卓异。康熙六年,迁四川合州知州。四川大乱后,州中遗民裁百馀,而供役繁重。成龙请革宿弊,招民垦田,贷以牛种,期月户增至千。迁湖广黄冈同知,驻岐亭,尝微行村堡,周访闾里情伪,遇盗及他疑狱,辄踪迹得之,民惊服。

十三年,署武昌知府。吴三桂犯湖南,师方攻岳州,檄成龙造浮桥济师,甫成,山水发,桥圮,坐夺官。

十七年,迁福建按察使。有民以通海获罪,株连数千人,狱成,当骈戮。成龙白康亲王杰书,言所连引多平民,宜省释。王素重成龙,悉从其请。十九年,擢直隶巡抚。宣化旧有水冲沙压地千八百顷,前政金世德请除粮,未行,为民累。成龙复疏请,从之。又以其地夏秋屡被灾,请治赈。别疏劾青县知县赵履谦贪墨,论如律。

二十年,入觐,召对,上褒为“清官第一”,复谕劾赵履谦甚当,成龙奏:“履谦过而不改,臣不得已劾之。”上曰:“为政当知大体,小聪小察不足尚。人贵始终一节,尔其勉旃!”旋赐帑金千、亲乘良马一,制诗褒宠,并命户部遣官助成龙赈济宣化等处饥民。未几,迁江南江西总督。成龙至江南,自奉简陋,日惟以粗粝蔬食自给。居数月,政化大行。势家惧其不利,构蜚语。明珠秉政,尤与忤。

二十二年,副都御史马世济督造漕船还京,劾成龙年衰,为中军副将田万侯所欺蔽。命成龙回奏,成龙引咎乞严谴,诏留任,万侯降调。二十三年,命成龙兼摄两巡抚事。未几,卒於官。

成龙历官未尝携家属,卒时, * * 、都统及僚吏入视,惟笥中绨袍一袭、床头盐豉数器而已。民罢市聚哭,家绘像祀之。赐祭葬,谥清端。内阁学士锡住勘海疆还,上询成龙在官状,锡住奏甚清廉,但因轻信,或为属员欺罔。上曰:“于成龙督江南,或言其变更素行。及卒后,始知其始终廉洁,为百姓所称。殆因素性鲠直,不肖挟仇谗害,造为此言耳。居官如成龙,能有几耶?”

(节选自《清史稿·于成龙传》)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盗发即时捕治:治理

B.莫敢谁何:什么

C.桥圮,夺官坐:因此

D.势家惧其不利,蜚语构:编造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盗发即时捕治,请上官未儿,卒

B.出呼役械诸盗为不负

C.尝察知盗所在,伪丐者朱行,民累

D.有民通海获罪日惟粗粝蔬食自给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正面表现于成龙“能”和“廉”的-组是(3分)

A.瑶惧,誓不敢犯罗山境

咸称于成龙实天下廉吏第一

B.势家惧其不利,构蜚语

自奉简陋,日惟以粗粝蔬食自给

C.白康亲王杰书,言所连引多平民,宜省释

与民相爱如家人父子

D.居数月,政化大行惟笥中绨袍一袭、床头盐豉数器而已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处理岐亭盗贼一事的过程中,于成龙的魄力和计谋均得到了很好地表现。

B.于成龙任福建按察使时,曾为关押在牢狱里即将被斩首的数千名百姓求情。

C.康熙皇帝以于成龙为榜样米告诫江宁知府,并给予于成龙“天下廉吏第一”的至高褒奖。

D.于成龙做官时,从来携带家属,吃穿极其简朴。去世时,曾任职之处的老百姓停止了买卖,聚集痛哭,家家画像来祭奠他。小题5: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遇盗及他疑狱,辄踪迹得之,民惊服。(3分)

(2)又以其地夏秋屡被灾,请治赈。别疏劾青县知县赵履谦贪墨,论如律。(4分)

(3)为政当知大体,小聪小察不足尚。人贵始终一节,尔其勉旃!(3分)

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D

小题4:A

小题5:

(1)(于成龙)遇到盗贼以及其他可疑案件,就按其踪迹(追查其踪迹线索)抓到案犯,百 姓非常惊叹佩服。(得分点:狱、辄、踪迹)

(2)又因为这地方夏秋两季节屡次遭受灾害,请求朝廷赈灾。又另外写奏章弹劾青县知县赵履谦贪污,赵履谦被按律惩治。(得分点:以、被、贪墨、论)

(3)处理政务应该懂得大体,小处明白不值得提倡。做人贵在始终如一,你可一定要自勉呀!”(得分点:为、尚、其)

小题1:

题目分析:A、治:惩处,B、何:通“呵”,诘问,过问,C、坐:因犯-----罪,获罪。

小题2:

题目分析:A.于:介词,向/介词,在。B.乃:副词,于是,就/副词,才。C.为:都是动词,成为。D.以:介词,因为/介词,用、拿。

小题3:

题目分析:A.瑶惧,誓不敢犯罗山境”是少数民族对于成龙的惧怕,“咸称于成龙实天下廉吏第一”是舆论对于成龙的评价。B.“势家惧其不利,构蜚语”是权势之家担心对自己不利。C.“民相爱如家人父子”是于成龙与民相亲相爱。

小题4:

题目分析:B关押在牢狱里即将被斩首”错,原文为“狱成,当骈戮”,意思是案件审讯完毕,判处统统斩首。C.“天下廉吏第一”是舆论对于成龙的评价,不是皇帝对他的褒奖。D.“曾任职之处的老百姓”处的老百姓错,范围扩大,应为“江南的老百姓”。

小题5:

题目分析: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译文:于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人。顺治十八年,被任命为广西罗城知县。罗城县处在万山之中,流行瘴气瘟疫,民风粗犷凶悍。又正处于战争之后,遗地荒草荆棘,县城中仅有六家居民,县城也没有城墙和官署。于成龙到任以后召集官吏百姓安抚他们,明确保甲制度。有强盗出现,就立即抓捕治理,向上级请示,审判清楚后就处决,百姓安居乐业,全力耕作土地。于成龙和百姓相亲相爱如同家人和父子一样。他向上级写文书请求放宽徭役制度,又兴建学舍,创立养济院,凡是应当兴办和去除的事情,都按次序一件一件实行,全县治理得很好。总督卢兴祖等人以政绩“卓异”为理由把他推荐给朝廷。康熙六年,于成龙升任四川合州知州。四川在大乱之后,合州剩下的百姓只有一百多人,可是赋税和劳役却很繁重。于成龙请求革除旧弊,招揽百姓开垦荒地,借给百姓耕牛和种子,满一个月后,户口增加到上千。又升任湖广黄冈的知州,官署设在岐亭,他曾经到村落中去微行私访,遍访民间隐情,遇到盗贼以及其他可疑案件,就按其踪迹抓到案犯,百姓非常惊叹佩服。

康熙十三年,代理武昌知府。吴三桂进犯湖南,朝廷军队正进攻岳州时,有公文命令于成龙修造浮桥渡过军队,浮桥刚修造好,山洪暴发,浮桥被冲塌了,于成龙获罪被免除了官职。

康熙十七年,迁官为福建按察使。有百姓因为与海外有来往而获罪,株连了几千人,案件审讯完毕,判处统统斩首。于成龙写信告诉康亲王杰,认为所株连的多是平民,应该查清以后释放他们。康亲王平素很敬重于成龙,就全部答应了他的请求。康熙十九年被提拔为直隶巡抚。宣化以前有因被洪水冲上泥沙覆盖的田地一千八百顷,前任长官金世德请求免除田赋,没有得到批准,成为百姓的负担。于成龙又上奏章请求,朝廷听从了。又因为这地方夏秋两季节屡次遭受灾害,请求朝廷赈灾。又另外写奏章弹劾青县知县赵履谦贪污,赵履谦被按律惩治。

康熙二十年,进京朝觐,回答皇帝垂问,皇上褒奖他是“清官第一”。又说他弹劾赵履谦很恰当,于成龙回答说:“赵履谦了过错却不改正,我不得已才弹劾他。”皇上说“处理政务应该懂得大体,小处明白不值得提倡。做人贵在始终如一,你可一定要自勉呀!”随着赏赐给他国库银一千两,皇帝自己乘坐的骏马一匹,还做诗表达对他的褒扬和恩宠,并命令户部派官员协助于成龙赈济宣化等地的饥民。不久,升任江南江西总督。于成龙到了江南,自己衣食住行很简陋,每天只吃糙米和蔬菜。在那里几个月后,政令教化使江南民风大改变。权势之家担心对自己不利,就编造出一些流言蜚语。

康熙二十三年,朝廷命令于成龙兼管两地巡抚的政事。不久,在任上去世。

于成龙历任各种官职从未带过家属,他去世的时候, * * 、都统以及幕僚属吏入内检点遗物,竹箱内只有一身丝绸棉袍,床头盐制豆豉和一些日常用具罢了。百姓听到噩耗,罢市,很多人聚在一起痛哭,家里绘制他的画像祭祀他。皇帝赏赐公祭安葬的礼遇,谥号为清端。内阁学士锡住勘察海疆回到京城,皇上询问于成龙为官的情况,锡住回奏说他很清廉,只是因为轻信别人,有时候被下属欺骗。皇上说:“于成龙在江南作总督,有人说他改变了朴素之风,等他死后,才知道他始终很廉洁,被百姓称赞。大概因为秉性梗直,那些不肖之徒带着私仇以谗言陷害他,才编造出这样的话罢了。当官像于成龙一样的人,能有几个呀?”

阅读理解与欣赏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謫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 * * ,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经、都、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 * * 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1、解释下面加横线词的词义.

  广故数言欲亡    亡:                                   

     尉果广      笞:                           

  陈胜佐之,杀两尉。    并: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十六七:                            

2、翻译下面的句子。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用文中句子回答)

     ①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②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最根本原因:                                        

4、陈胜的一番话为什么会使“徒属”“敬受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杀死将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