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右图反映的是在某个时期,波罗的海舰队基地喀琅施塔一部分水兵提出了“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不要 * * 党参加的苏维埃”等政治口号。这反映的是

A.布尔什维克尚未能掌控苏维埃

B.克伦斯基政府抵制列宁的《四月提纲》

C.战时 * * 主义政策遭到人们的反对

D.人民反对强制加入集体农庄的做法

答案

答案:C

题目分析:联系战时 * * 主义政策的作用及评价可知一方面,它是苏维埃 * * 在特殊历史条件下,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战胜敌人”而采取的非常措施。这一政策的实施,对于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保障苏维埃 * * 在军事上的胜利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战时 * * 主义政策在实践过程中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不利于生产的发展,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引起了工人与士兵的不满。故此题选C项

点评:注意战时 * * 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对比掌握

 战时 * * 主义政策(1918—1920)新经济政策(1921)
背景一战结束,帝国主义列强武装干涉;

俄国地主、资本家叛乱

解决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寻找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余粮收集制农民极大不满,水兵叛乱)。
内容农业余粮收集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企业收归国有;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代替企业收归国有
商业实行贸易国有化;自由贸易,开放市场取代贸易国有化;
分配实行实物配给制等按劳分配代替实物配给制
特点三年内战时期的非常举措根据国情,利用市场,发展商品经济
影响1920年,战争取得胜利——巩固 * * 经济恢复, * * 巩固,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