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孟子·梁惠王下》

②子曰:“众恶之,必察之;众好之,必察焉。”                         (《论语·卫灵公》)

③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善者恶之。”                                   (《论语·子路》)

小题1:选段①主要体现孟子什么思想?(2分)

小题2:结合上面选段,请概括两位哲人对人优劣的评判标准的相同点。(4分)

答案

小题1:突出体现孟子的民本思想。(尊重人民的意愿)(顺民的思想)(意思对即可)(2分)

小题2:同:尊重人民的意志(众人的好恶)是判断一个人的优劣的依据之一(2分)

但还应有自己的理性判断。(观察)(2分)。

小题1:

题目分析:译文:(对于一个人,)左右侍臣都说他好,还不行;大夫们都说他好,也还不行;全国的人都说他好,这才去考察他,见他确实是好,这才任用他。孟子认为只有全国人民都说他好,才能考虑任用,可见其民本思想。

小题2:

题目分析:②③说明孔子同样注重百姓对一个人的评价,他认为这是主要的依据。但孔子同时认为一乡人都认为好的人不一定是真的好,一乡人都认为恶的人也不一定是真恶,要考察后才知道。这一观点与孟子的观点基本一致。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