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16分)经济体制的不断创新和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俄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他认为1921—1927年是苏俄历史上的“退却年代”,20世纪3O年代是苏联历史上的“剥夺年代”。

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到苏联访问之后写下了《莫斯科日记》,书中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

材料二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罗斯福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出了一些毛病。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温 * * * * 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包括: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会议确定,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人民日报》(2008年11月10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研究专家闻一将1921—1927年称之为“退却年代”,当时苏联(俄)是如

何退却的?(2分)依据材料一中的柱状图,指出罗曼·罗兰所说苏联当时“消极的东西”的含义是什么?(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市场经济的“毛病”是什么?(2分)“市场经济新模式”是谁开创的?有何特点(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政府在应对本次危机方面与罗斯福新政采取的相似做法。(4分)

(4)有人认为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 * * ,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你认为两者在为“挽救”社会制度所做的努力方面有何相似之处?(4分)

答案

(1)当时苏俄正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国内外资本家在苏俄经营中小企业,承认货币和市场的作用,放弃了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是暂时“退却”一步。(2分)含义:指苏联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为支持工业化,牺牲了农业和农民的利益。(2分)

(2)“毛病”:各资本主义国家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对市场不加干预,造成供求矛盾激化和股票投机过度。(2分)罗斯福。国家全面干预经济。(2分)

(3)做法: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健全社会保障(或举办公共工程和社会救济)。(4分)

(4)相似之处:都是在坚持社会制度不变的前提下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都注重将计划与市场相结合,遵循经济发展规律;都涉及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注重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若有其它要点,言之有理亦可)

单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久而俱化

[宋] 洪迈

天生万物,久而与之俱化,固其理焉,无间于有情无情,有知无知也。

予得双雁于衢人郑伯膺,纯白色,极驯扰可玩,置之云壑,不远飞翔。未几,陨其一,其一块独无俦。因念白鹅正同色,又性亦相类,乃取一只与同处。始也,两下不相宾接,见则东西分背,虽一盆饲谷,不肯并啜。如是五日,渐复相就。逾旬之后,怡然同群。但形体有大小,而色泽飞呜则一。久之,雁不自知其为雁,鹅不自知其为鹅,宛如同巢而生者,与之俱化,于是验焉。

今人呼鹅为舒雁,或称家雁,其褐色者为雁鹅,雁之最大者曰天鹅。

唐太宗时,吐蕃禄东赞上书,以谓圣功远被,虽雁飞于天,无是之速,鹅犹雁也,遂铸金为鹅以献。盖二禽一种也。

(选自《容斋随笔》)

[注释]①衢(qú):指衢州。②扰:顺服。③块:孤独。④俦:伴侣。⑤禄东赞:吐蕃酋长。⑥被:遍及。

小题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其一块/独无俦

B.两下不相/宾接

C.宛如同巢/而生者

D.今人/呼鹅为舒雁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4分)

⑴因白鹅正同色                   ⑵怡然同群              

⑶雁不白知其                  ⑷铸金为鹅以献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如是五日,渐复相就。

小题4:文中的雁和鹅先“分背”后“俱化”的原因有哪些?(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