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 * * 主义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苏联史》

材料二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 * * 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列宁选集》

材料三   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和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苏联兴亡史》

请思考:

(1)材料一是针对什么政策而言的?(2分)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列宁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除了战争需要之外,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

(3)材料三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后的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答案

(1)战时 * * 主义政策。

(2)按 * * 主义原则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直接过渡到 * * 主义。

(3)变化:用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 * * 主义政策,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影响:新经济政策实施表明,俄国开始从本国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到战前水平,苏维埃 * * 得到进一步巩固。

题目分析:(1)根据材料一“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这体现了战时 * * 主义政策的内容;“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 * * 主义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这体现了战时 * * 主义政策的目的和特点。

(2)根据材料一“是 * * 主义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材料二“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 * * 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 可知是按 * * 主义原则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直接过渡到 * * 主义

(3)根据材料三“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和尝试已经失败了。”可知战时 * * 主义政策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尝试已经失败,“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可知又实行新经济政策,再结合所学回答新经济政策的影响。

点评:用表格法比较战时 * * 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战时 * * 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背景

新生的苏维埃 * * 外有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内有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的武装叛乱,内忧外患四年的世界大战和三年的内战再加上自然灾害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人继续推行战时 * * 主义政策,引发不满,经济危机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目的

巩固新生的苏维埃 * * ;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解决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内容

农业余粮收集制固定的粮食税
工业企业不论大小,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产品分配强制劳动,实行平均主义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实质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影响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保证了战争的胜利,在战争结束后继续推行则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使苏维埃 * * 摆脱了经济和政治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并且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