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下图是根据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绘制的时间轴。为了帮助同学复习学过的知识,也为了更好地理解“报告”,某思想品德教师以其中的部分内容为专题提出了问题,请你以其学生的身份参与解答。(17分)

专题一:深化改革

问题:(1)李 * * 为什么说改革是最大的红利?(2分,写出一个理由即可)

专题二:经济增长

问题:(2)报告是在强调党的基本路线中的什么内容?应该怎样落实这个内容?(3分)

专题三:国家治理

问题:(3)什么是依法治国?(3分)

(4)与依法治国相辅相成的治国方略是什么方略?为什么要制定这个方略?(2分)

专题四:生态环境

问题:(5)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就是要促进经济发展与什么相协调?经济增长的同时不能忽视什么和谐?(4分)

(6)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哪年要实现的目标?这一目标实现之时,在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方面基本形成什么局面?(3分)

答案

(1)改革为社会主义经济注入了活力,使我国进入了历久上经济发展最快最的时期;改革激发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中国找到了一条人民富裕、国家强盛的正确道路或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巩固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或通过改革,使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使我国经济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通过改革正在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束缚,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2分)

(2)内容:“一个中心”,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分)

落实: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集中精力,心无旁鹜,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2分)

(3)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改变人治)。(3分)

(4)以德治国。(1分)

答案一:为了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1分)答案二:因为道德水平的提高,会增强人们的守法意识,使人们更加自觉地遵守法律。(1分)写出其中一个答案即可。

(5)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3分)   不能忽视人与自然的和谐(1分)

(6)2020年(1分)    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2分)

题目分析:(1)回答改革对我国人民生活的作用。结合教材知识回答,改革为社会主义经济注入了活力,使我国进入了历久上经济发展最快最的时期;改革激发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中国找到了一条人民富裕、国家强盛的正确道路或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巩固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或通过改革,使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使我国经济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通过改革正在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束缚,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

(2)党的基本路线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题文中是经济增长,所以体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结合教材回答做法,落实: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集中精力,心无旁鹜,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3)根据教材知识回答依法治国的含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改变人治)。

(4)与依法治国相相辅相成的治国方略是以德治国。结合教材知识回答实施原因。法律的遵守需要道德的有力支持。道德水平的提高,会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使人们更加遵守法律。公民道德的状况,直接影响和制约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目的: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

(5)根据教材知识,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就是要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原则。经济增长的同时不能忽视人与自然的和谐。

(6)根据教材知识,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到2020年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2)党的基本路线及做法。

(3)依法治国的含义。

(4)正确认识以德治国的原因。

(5)建设生态文明的做法。

(6)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

单项选择题 B型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