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与诸葛亮《出师表》“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一句相关的情节是[ ]
A.七擒孟获
B.赤壁之战
C.火烧连营
D.水淹七军
答案:A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问题。(4分)
那千姿百态的雨花石,或晶莹剔透耀人双目,或明暗交织令人称奇,或线条流畅如流水舒缓。它们是无言的诗,有形的画。我醉心其中,(A)不能不为大自然的巧夺天工而瞠目惊叹!任思绪的骏马跨越时空,我突然发现,自然界春夏秋冬的风雨,人世间喜怒哀乐的感受都悄然印证在方寸之石上。(B)于是,我的心海荡起雨花石般美丽的涟漪。(C) 大自然亿万年的磨砺,才有雨花石的精美、温润、华丽和神奇。石如此,人亦如此。 。(D)啊,人与石竟然有这般惊人的相似!
小题1:文中画线的四个句子有一个用词不当,这个句子是( )(填写序号)(2分)
小题2:在文中画线的空白处,填上和上下文意思连贯的句子。(2分)
用铝屑,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制备Al(OH)3有如下三种方案:
方案一:2Al+3H2SO4=Al2(SO4)3+3H2↑ Al2(SO4)3+6NaOH=2Al(OH)3↓+3Na2SO4
方案二:2Al+2NaOH+2H2O=2NaAlO2+3H2↑ 2NaAlO2+H2SO4+2H2O=2Al(OH)3↓+Na2SO4
方案三:2Al+3H2SO4=Al2(SO4)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Al2(SO4)3+6NaAlO2+12HO=8Al(OH)3↓+3Na2SO4
欲制取相同质量的Al(OH)3(假设原料的利用率为100%),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方案中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
B.三种方案中消耗铝屑的质量不相等
C.方案三中消耗的硫酸质量最小
D.方案二中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