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改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过多的干预着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导致企业活力不够,效率不高,缺乏竞争力。因此“松绑”成为了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最强音。政府对此让权放利,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进行利税改革等。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界已经流行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其中影响较大的是“芝加哥学派”。该学派主张危机时期实行国家调节,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赤字财政,举办公共工程以消灭失业。罗斯福在实施新政的过程中采纳了部分思想。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指出国有企业缺乏竞争力的原因是什么?(1分)结合材料一归纳政府是怎样给企业“松绑”的?(2分)

根据材料二指出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分)请举例说明新政措施中采用了“芝加哥学派”的部分思想。(1分)

根据两则材料归纳两大改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1分)

答案

(1) 政府过多的干预

①让权放利;②扩大企业自主权;③政企分开;④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⑤进行利税改革。(任答两点即可)

(2)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以工代赈。

(3) 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题目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改革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国有企业缺乏竞争力的原因是政府干预太多,对企业管的过死,完全没有自主权。农村改革后,我国企业也开始了改革,主要是让权放利;扩大企业自主权;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进行利税改革。(任答两点即可)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面对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罗斯福采取了新政,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材料中芝加哥学派主张实行国家调节,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赤字财政,举办公共工程以消灭失业。罗斯福新政中采取了以工代赈的方法实践了芝加哥学派的思想。

(3)纵观两则材料,两者改革的共同点是加强了政府对国家经济的宏观调控,适当放权。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实践证明,改革是国家富强必由之路,要想实现富国强兵,就要改革,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增强国力,为实现中 * * 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多项选择题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