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20分)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是各国经济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根据列宁的提议通过了实行

新经济政策的决议。……当这消息被 * * 国际的各国代表得知时,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

道: “晓得今天是这样,我们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还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

里去?”……西方人士却说:“俄国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

(1)为什么新经济政策实施后,许多革命者“感到痛惜”,西方人士则认为“是痛击我们的”?

(2分)

材料二    1933年3月9日,国会颁布《银行紧急法令》、《存款保险法》;1933年6月16

日,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1935年7月5日,政府颁布了《全国劳资关系法》;1938年

2月16日颁布《农业调整法》;1935年8月14日,罗斯福总统签署了国会的《社会保障法》;

1933年5月18日,颁布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法》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

经济……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

——《世界近现代史参考资料》

(2)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是什么?(2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是怎样“使市场

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的发展轨道”的?(3分)

材料三 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

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

(3)据材料三,罗斯福新政前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生了怎样的转变?(2分)这给

世界经济带来了怎样的影响?(2分)

(4)综合以上问题,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1分)

答案

(1)许多革命者“感到痛惜”的原因:新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利

用市场发展经济。西方人士觉得“是痛击我们的”原因:新经济政策的目的是向社会主义过

渡。

(2)背景:爆发经济危机,自由放任政策已经无法解决危机。(4分)罗斯福通过法律形式,

加强了国家对金融、工业、农业、社会救济和公共工程等方面的干预(6分)(列举新政内

容也可以)

(3)转变:由自由竞争、自由放任转变为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2分)开创了资本主义经

济发展的新模式;促进了世界经济理论的变革,为二战后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借鉴。(4

分)

(4)经济体制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本国经济政策,生产关系

一定要适应生产力,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等。(4分)

本题通过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方式考查了苏、美两国经济政策的变化。

其中第一问主要考查了新经济政策的实质;第二问考查罗斯福新政背景和内容;第三问考查

学生罗斯福新政特点及影响;第四问相对开放主要从经济体制变革与生产力相适应和生产关

系调整与生产力相适应以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互借鉴的角度考查学生对问题的认识。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某市政设施工程全部由政府投资兴建。该项目为该省建设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且已列入地方年度固定投资计划,概算已经主管部门批准,征地工作尚未全部完成,施工图纸及有关技术资料齐全。现决定对该项目进行施工招标。招标人在国家级报刊发布招标公告,因估计除本市施工企业参加投标外,还可能有外省市施工企业参加投标,故招标人委托咨询单位编制了两个标底,准备分别用于对本省和外省市施工企业投标价的评定。招标人于2004年8月5日向具备承担该项目能力的A、B、C、D、E 5家承包商发出资格预审合格通知,其中说明,8月10~11日在招标人总工程师室领取招标文件,9月5日14时为投标截止时间。这五家承包商均领取了招标文件。8月18日招标人对投标单位就招标文件提出的所有问题统一作了书面答复,随后组织各投标单位进行了现场踏勘。9月5日这五家承包商均按规定的时间提交了投标文件。但承包商A在送出投标文件后发现报价估算有较严重的失误,遂赶在投标截止时间前半小时递交了一份书面声明,撤回已提交的投标文件。

开标时,由招标人委托的市公证处人员检查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确认无误后,由工作人员当众拆封。由于承包商A已撤回投标文件,故招标人宣布有B、C、D、E 4家承包商投标,并宣读该四家承包商的投标价格、工期和其他主要内容。

评标委员会委员由招标人直接确定,共由7人组成,其中招标人代表2人,技术专家3人,经济专家2人。

按照招标文件中确定的综合评标标准,四个投标人综合得分从高到低的依次顺序为B、C、D、E,故评标委员会确定承包商B为中标人。由于承包商B为外地企业,招标人于9月8日将中标通知书寄出,承包商B于9月18日收到中标通知书。最终双方于10月13日签订了书面合同。

【问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规定的招标方式有哪几种?

2.该工程若采用邀请招标方式是否违反有关规定为什么?

3.从招标投标的性质看,本案例中的要约邀请、要约和承诺的具体是什么?

4.招标人对投标单位进行资格预审应包括哪些内容?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有关规定,判断该项目在招标投标过程中有哪些不妥之处回答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