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经过点M(-2,1)且与A(-1,2),B(3,0)距离相等的直线方程.
解 设所求直线为l,由条件可知直线l平行于直线AB或过线段AB的中点,…(2分)
(1)AB的斜率为
=-2-0 -1-3
,当直线l∥AB时,l的方程是y-1=-1 2
(x+2),即 x+2y=0(6). …(6分)1 2
(2)当直线l经过线段AB的中点(1,1)时,l的方程是 y-1=0.…(10分)
故所求直线的方程为x+2y=0或y-1=0. …(12分)
求经过点M(-2,1)且与A(-1,2),B(3,0)距离相等的直线方程.
解 设所求直线为l,由条件可知直线l平行于直线AB或过线段AB的中点,…(2分)
(1)AB的斜率为
=-2-0 -1-3
,当直线l∥AB时,l的方程是y-1=-1 2
(x+2),即 x+2y=0(6). …(6分)1 2
(2)当直线l经过线段AB的中点(1,1)时,l的方程是 y-1=0.…(10分)
故所求直线的方程为x+2y=0或y-1=0. …(12分)
A.如是者再三,局乃竟——竟:终了
B.有不嫉之如雠者欤——嫉:嫉妒
C.夫弈,小数也——数:技艺
D.工画者寿,工棋者天——天:短命
2.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表现博弈情形和罢弈理由的一组是[ ]
A.①若强敌在前,誓不返顾也
②夫天地,弈局也;万物,弈子也
B.①胜者喜,胜者怒
②其胜何益?其败何损
C.①争数子,皆瞪目凝视
②废其局,敛其子,全生远杀之术也
D.①喜者恬然,怒者释然
②画者生机,棋者杀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息机子旁观二人下棋,看到他们彼此仇视,互相瞪眼动怒,感到很不理解。
B.息机子循循善诱,耐心询问二人下棋时的心态,引导二人倾吐内心的想法。
C.息机子拿二人下棋时的争夺与平民、士大夫、帝王类比,告诫二人要远离杀机保全生命。
D.作者假托息机子的名义,多方劝导,促使二人调整心态,止息机巧之心,从此与棋绝缘。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始也局既布,二客悠然,喜怒不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其不争也,有不相让而不自矜者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以事外之见处事中,则争心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