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杜慧度,交趾人也。本属京兆。曾祖元,为宁浦太守,遂居交趾。父瑗,字道言,仕州府为日南、九德、交趾太守。初,九真太守李逊父子勇壮有权力,威制交土,闻刺史滕遁之当至,分遣二子断遏水陆津要。瑗收众斩逊,州境获宁。除龙骧 * * 。遁之在州十余年,与林邑累相攻伐。遁之将北还,林邑王范胡达攻破日南、九德、九真三郡,遂围州城。时遁之去已远,瑗与第三子玄之悉力固守,多设权策,累战,大破之。连捷,故胡达走还林邑。乃以瑗为龙骧 * * 、交州刺史。卢循窃据广州,遣使通好,瑗斩之。义熙六年,年八十四,卒。慧度,瑗第五子也。初为州主簿、流民督护,迁九真太守。瑗卒,府州纲佐以交土接寇,不宜旷职,共推慧度行州府事,辞不就。七年,除使持节、督交州诸军事、交州刺史。诏书未至,其年春,卢循袭破合浦,径向交州。慧度乃率文武六千人距循,禽循长史孙建之。循虽败,余党犹有三千人,皆习练兵事。六月庚子,循晨造南津,命三军入城乃食。慧度悉出宗族私财,以充劝赏。慧度自登高舰,合战,放火箭雉尾炬,步军夹两岸射之。循众舰俱然,一时散溃,循中箭赴水死。斩循及父嘏,并循二子,传首京邑。封慧度龙编县侯,食邑千户。高祖践阼,进号辅国 * * 。其年,率文武万人南讨林邑,所杀过半,前后被抄略,悉得还本。林邑乞降,输生口、大象、金银、古贝等,乃释之。慧度布衣蔬食,俭约质素,能弹琴,颇好《庄》、《老》。禁断淫祀,崇修学校。岁荒民饥,则以私禄赈给。为政纤密,有如治家,由是威惠沾洽, * * 盗不起,乃至城门不夜闭,道不拾遗。少帝景平元年,卒,时年五十。

(节选自《宋书·杜慧度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宁浦太守,居交趾遂:于是

B.分遣二子断水陆津要遏:禁绝

C.与林邑相攻伐累:屡次

D.以交土接寇,不宜职旷:空缺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表明杜瑗,慧度父子军政才干的一组是(    )

①多设权策,累战,大破之

②窃据广州,遣使通好,瑗斩之

③乃率文武六千人距循

④放火箭雉尾炬,步军夹两岸射之

⑤一时散溃,循中箭赴水死

⑥禁断淫祀,崇修学校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瑗处事果决而有计谋。他担任太守时两次平定骚乱,先是斩杀作乱的九真太守李逊,境内得到安宁;继而与玄之击退来犯的胡达,使之退回林邑。

B.杜慧度为人谦逊而顾大局。杜瑗死,府州官吏推举慧度主持州府事,他未接受;而当卢循来犯,虽然任命他的诏书未到达,他还是率众抗敌。

C.杜慧度一心向公而有谙熟战略。与卢循决战前,为激励将士他拿出家族全部财产作为奖赏;交战时他又巧用火攻烧毁敌方一应战舰,大获全胜。

D.杜慧度生活俭朴,治事有方。平日里他布衣蔬食,只管弹弹琴,读读《庄》《老》。而为政却细致绵密,有如治理家庭;遇上饥荒,常以私人薪俸赈济灾民。小题4: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六月庚子,循晨造南津,命三军入城乃食。(4分)

⑵由是威惠沾洽, * * 盗不起,乃至城门不夜闭,道不拾遗。(4分)

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D

小题4:⑴六月庚子这天,卢循清晨到达南津,命令三军攻入城中才能吃饭。(4分。译出大意给1分,“造”、“入城”、“乃”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⑵从此声威恩泽及于全境,邪恶偷盗之事不再发生,以至城门夜不关闭,路不拾遗。(4分。译出大意给1分;“威惠”、“ * * 盗”、“乃至”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小题1:

题目分析: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理解,即用代入法进行检测。遏,阻止。

小题2:

题目分析:题干要求考生从文中筛选出杜瑗、惠度父子军政才干的表现,做此类题首先一定要看清楚题干的要求。②是说杜瑗立场鲜明,⑤是说卢循战死的情况。

小题3:

题目分析:在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句子,在翻译的基础上进行比较,仔细甄别选项与原文异同。D项“只管弹弹琴,读读《庄》《老》”不对,原文是说他“颇好”,因此理解不准确。

小题4:

题目分析:翻译题一般采取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前,可有意识地去找该句的采分点,采分点一般为重要的常见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参考译文:杜慧度,交趾朱鹴人。祖籍京兆。他曾祖父杜元,当宁浦太守,于是迁居交趾。他父亲杜瑗字道言。在州府做官做到日南、九德、交阝止太守。当初九真太守李逊父子勇敢健壮有权力,威风盖过交州。李逊听说刺史滕遁之要到,便分派他的两个儿子截断水陆要路。杜瑗收集人马杀掉李逊,交州得以安宁。被任命为龙骧 * * 。滕遁之在交州十余年,和林邑国之间多次互相攻击。滕遁之将回到北方,林邑王范胡达攻克日南、九德、九真三郡,于是围攻州城,当时滕遁之已走远了。杜瑗和他的第三个儿子杜玄之竭尽全力防守、设谋划策,经多次交战,大败敌人,接着又追讨到九真、日南,连战皆捷,所以范胡达逃回林邑。朝廷于是用杜瑗为龙骧 * * 、交州刺史。他的部属进号为冠军 * * ,卢循反叛占据广州,派使者交结他,杜瑗将来人斩首。义熙六年(410),杜瑗八十四岁去世,追认为右 * * ,其他官职照旧。

杜慧度,是杜瑗的第五个儿子,开始当州的主簿,流民督护,接着升官九真太守。杜瑗去世,府州官吏们认为交州与外国相邻,应天天都有刺史,共同推举杜慧度代管交州府中事务,杜慧度坚决辞让不接受。七年(411)朝廷命他当使持节,督交州诸军事,广武 * * 、交州刺史。诏书还未抵达,当年春天,卢循袭占合浦郡,直接向交州进发。慧度于是率领文武将士六千多人在石石奇抗拒卢循的军队。经过交战,活捉卢循长史孙建之,卢循虽然失败,其残余还有三千多人,而且都是久经战斗的老兵。李逊的儿子李弈、李脱等人逃到石石奇盘踞在狸獠中间,各有自己的部众。卢循了解到李弈等人和杜氏有世仇,便派人召引他。李弈等人带着各个狸族头人和部众五六千人,接受卢循指挥。六月庚子,卢循早晨便抵达南津,叫三军攻进城后才吃饭。杜慧度把宗族的私有财产拿出来作为赏赐部众的物质。慧度的弟弟交趾杜慧期,九真太守杜章明都统率水步兵,杜慧度亲自攀上高船,与卢循的部队交战。在火箭的尾巴上点火射向敌人,步兵则在两岸猛烈射击敌人,卢循的舰船都燃烧起来,卢军倾刻之间大败而逃,卢循被箭射中掉入水中淹死。杜军将卢循和他的父亲卢嘏,以及卢的二个儿子,卢的亲属录事参军阮静,中兵参军罗农夫、李脱等人斩首。他们的脑袋被送到京城。杜慧度被封龙编县侯,享受一千户租税待遇。

 高祖刘裕登位做皇帝,杜慧度进号辅国 * * 。当年,杜慧度率领文武将士一万多人南征林邑国,杀死了林邑国的大半士兵,而宋军前前后后被林邑国掠走的人财却都归还了。林邑国王请求投降,并且输送牲口、大象、金银、古贝等,于是饶了林邑国,杜慧度派长史江悠上表贡献胜利成果。

 杜慧度穿布衣,吃素菜,俭约朴素,会弹琴,很喜欢读《老子》、《庄子》。在州内严禁多余的庙宇,广修学校,荒年之际人民没饭吃,便用个人的俸禄赈济人民。在管理上很严密,好像治家一样,因此他的恩惠威望人人感知, * * 人盗贼也停息,以至城门夜晚不用关闭,人们不捡路人的东西。

选择题
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