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两地所在国家分别是                                  

A.印度、澳大利亚

B.埃及、巴西

C.印度、巴西

D.埃及、澳大利亚小题2:甲、乙两地所在国家在自然地理特征方面相似的是                

A.都是所在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B.都位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道上

C.境内热带荒漠面积都比较大

D.境内都有一条纵贯南北、流量丰富的大河小题3:关于甲、乙两地所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所在国家是世界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国

B.乙地所在国家水稻种植业发达

C.两国都是本洲的发达国家

D.两国的经济支柱是旅游业

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A

题目分析:

小题1:根据图中经纬度判断,甲地位于北半球非洲的埃及,乙地位于南半球大洋洲的澳大利亚,D对。A、B、C错。

小题2: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苏丹,不是埃及,A错。埃及位于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的航运通道上,B错。境内热带荒漠面积都比较大,C对。澳大利亚境内没有纵贯南北、流量丰富的大河,D错。

小题3:甲地所在国家埃及是世界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国,A对。乙地所在国家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混合农业,水稻种植业不占主要地位,B错。埃及不是非洲的发达国家 ,澳大利亚是大洋洲的发达国家,C错。埃及的经济支柱是石油、运河、旅游、侨汇等,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是矿产、牧羊、小麦出口、旅游等,旅游只是支柱之一,D错。

单项选择题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以下问题。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地球发展史已经证实,地球每10万年就要进入一个冰河时期,虽然这是人类居住的这个星球最剧烈的气候变化,但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人能够解释清楚引起这一无情周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最近美国科学家对此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认为地球每10万年进入一个冰河周期实际上是由于太阳磁活动的波动起伏。
关于地球进入冰河周期的原因,传统的解释就是被称为米兰柯维奇周期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地球重大气候的变化与地球轴心的方向和倾斜度以及地球轨道离心率的缓慢周期性变化有关。就是说,地球轨道对来自太阳的能量有多少能到达地球表面,会起着改变的作用。这一改变,是导致地球冰河周期形成的主要原因。但长期以来,这一理论始终受到科学家们的怀疑和挑剔。特别是每10万年的冰河周期,与两个最强烈的轨道变化不相吻合;一个是地球轴每23000年摇摆一次,另一个是地球轴每41000年一次的倾斜。此外,地球轨道的椭圆率也并不与10万年冰河周期相吻合,它的影响应该是微乎其微的。
太阳活动的波动起伏也会影响气候,但这些活动和影响很难被记录下来。人造卫星测量的数据表明,太阳发光的强度到达地球附近,大约是以太阳黑子11年周期的1%来变化的;而这一周期又是由太阳磁活动中的波动起伏所引起的。这一变化很微小,以致被影响气候的其它因素所淹没。不过,美国新罕布尔州达特默斯学院的地质学家马库尔·夏玛认为,太阳的磁活动仍然在影响着地球的气候。
夏玛测量了元素铍—10的含量,铍是由宇宙射线撞击地球大气而产生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太阳的磁活动冲击了宇宙射线,因此当太阳变得较为活跃时,含量较低的铍—10就在海底的礁石中被储存起来了。他发现,铍—10的变化,与过去20万年的冰河时期状态的变化是一致的,这就表明冰河时期是由日趋活跃的太阳活动所引起的。
但仍有一个问题至今不清楚,即太阳的磁活动是怎样能够如此奇迹般地影响地球上的大气的夏玛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惊异的问题”。他说,他尚不敢肯定,当太阳的磁活动活跃时是否会变得更热,或者是否会有其它某种物质将高空中的太阳活动与地球的气候联系起来。
最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观测站的专家拉德·波恩德发现,在过去的12000年中,铍—10含量的变化与因穿过冰山而坠落到大西洋海底的礁石颗粒体积是同步的。他指出,这一现象揭示了太阳活动与北大西洋1500年气候周期之间的一种联系。但他发现,在冰河时期的时间间隔影响铍—10沉积物期间,其他气候变化非常强烈,以致使这种数据资料变得很不确定。这种状况使得他对夏玛的结论持审慎态度。他说,有关太阳磁活动与地球冰河周期的联系的看法令人非常感兴趣,但证据尚不能完全使人信服。

对有关夏玛研究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夏玛发现铍—10的变化与过去20万年的冰河期状态的变化一致

B.夏玛不能肯定太阳的磁活动活跃时大气会变热

C.夏玛发现冰河时期的时间间隔影响铍—10沉积物

D.夏玛认为太阳磁活动仍然在影响着地球的气候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