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质量为m=1kg的滑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O点,如图甲所示,现施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作用于滑块上,经时间t1=0.4s后撤去F.滑块在水平方向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10m/s2,求:

(1)滑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2)滑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3)水平恒力F的大小.

答案

(1)由图象可知,滑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s=

1
2
×1.2×2=1.2m;

(2)由图象可知,滑块的加速度:

a1=

v1
t1
=
2-0
0.4
=5m/s2

a2=

v2
t2
=
0-2
1.2-0.4
=-2.5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g=ma1

-μmg=ma2

解得:μ=

-a2
m
=
0.25
1
=0.25,

F=μmg+ma1=0.25×1×10+1×5=7.5N;

答:(1)滑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为1.2m;

(2)滑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

(3)水平恒力F的大小为7.5N.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后面问题。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1.下列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摄提贞于孟陬兮 摄提:星名,指寅年

B.又重之以修能 修能:美好的才能

C.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内美:内在的美德

D.日月忽其不淹兮 不淹:不被淹没

2.对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朝搴阰木兰兮

②惟草木零落兮

③肇锡余嘉名

④又重之修能

A.两个“之”相同两个“以”也相同

B.两个“之”相同两个“以”不同

C.两个“之”不同两个“以”相同

D.两个“之”不同两个“以”也不同

3.对“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此句表明屈原出身于楚贵族正室,身世非常人可比。

B.从“苗裔”来判断,屈原应是苗族人的后代。

C.由“联”“皇”可以推断,屈原的太祖父曾经是皇上。

D.此句表明屈原出身高贵,是楚王室后裔,所以他必须要为他的应得之位奋斗。

4.对“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句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诗人具有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勤劳

B.说明诗人在被楚王放逐后,曾经管理过花草树木。

C.此句运用了古文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格,即互文见义的表达方式。

D.句中的木兰喻指美好的事物;宿莽喻指丑恶的东西。

5.下列各句对文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前两句诗人自述了家世、出生年月和名字的由来。表现了诗人贵族出身的优越感和责任感。

B.三、四节“扈江离”、“纫秋兰”、“朝搴”、“夕揽”等比喻,写出了诗人一生追求美好事物、提高自身修养的品行。

C.第五节写诗人深感时不我待,借以慨叹时光飞逝,引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表达了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D.最后两节用“美人”比喻诗人自己,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