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19分)

明公破案

雍正壬子六月,夜大雷雨。献县城西有村民为雷击,县令明公晟往验。饬①棺敛矣。越半月余,忽拘一人讯之曰:“尔买火药何为?”曰:“以取鸟。”诘曰:“以铳②击雀,少不过数钱,多至两许,足一日用矣;尔买二三十斤,何也?”曰:“备多日之用。”又诘曰:“尔买药未满一月,计所用不过一二斤,其余今贮何处?”其人词穷,刑鞫③之,果得因 * * 谋杀状,与妇并伏法。

或问:“何以知为此人?”曰:“火药非数十斤不能为伪雷,合药必以硫黄。今方盛夏,非年节放爆竹时,买硫黄者可数。吾阴使人至市,察买硫黄者谁多,皆曰某匠。又阴察某匠卖药于何人,皆曰某人,是以知之。”又问:“何以知雷为伪作?”曰:“雷击自上而下,不裂地,其或毁屋,亦自上而下。今苫草屋梁皆飞起,土炕之面亦揭起,知火从下起矣。又此地去城五六里,雷电相同,是夜雷电虽迅烈,然皆盘招云中,无下击之状,是以知之。尔时其妇先归宁,难以研问,故必先得斯人,而后妇可鞫。”此令可谓明察矣

注:①饬(chì):通“敕”,命令。②铳(chòng):旧时打鸟用的火枪。③鞫(jū):审问犯人。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吾使人至市阴:暗中

B.所用不过一二斤计:估计

C.“雷击自上而下,不地裂:使……开裂

D.又此地城五六里去:到、往小题2:(3分)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明公晟“明察”的一组是(   )

①与妇并伏法 ②忽拘一人讯之 ③阴使人至市,察买硫黃者谁多 ④又阴察某匠卖药何人 ⑤其妇先归宁

A.①③

B.②③④

C.②⑤

D.①③④小题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献县城西有一个村民被雷击死,县令明晟前往验尸,发现有疑点,先将死者用棺材装敛,然后明查暗访,抓到一个疑犯审讯。

B.经过一连三次讯问,疑犯终于无言以对交代实情,因为 * * 淫而与死者之妇合谋用炸药炸死其夫,终于将 * * 夫淫妇二人一同处以死刑。

C.明晟依据案发现场的勘察,判断死者并非被雷击死,可能是为火药炸死,终于通过暗访查到到市场买硫黃配制炸药的这个疑犯。

D.这个案件破得精彩,令人叫绝,不仅是因为县令明晟重视调查研究,善于调查研究,还因为他具有雷电和制造炸药的知识。小题4:翻译下列文中划线句子(10分)

(1)“尔买火药何为?”曰:“以取鸟。”(4分)

(2)何以知雷为伪作? (3分)

(3)此令可谓明察矣。(3分)

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C

小题4:(1)“你买火药干什么?” 那人回答:“我用它打鸟。”(4分)(2)您根据什么知道雷击事件是假造的呢?(3分)(3)这位县令可以说是很善于调查研究的了。(3分)

小题1:

题目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猜测出词义,即文言猜读法。D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下句内容“雷电相同”大意可知,去:距离。所以选D。

小题2:

题目分析:解答这类题的思路是,将所给例句逐句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公晟“明察”的句子,然后再对照编组情况进行判断选择,答题时也可以用排除法,将明显含有不符合题干要求文句的选项直接排除,以节省答题时间。①体现的是对同案犯一起执行死罪;⑤体现的是那妇人的去向;②③④均体现了公晟“明察”。所以选B。

小题3:

题目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C错在“终于通过暗访查到到市场买硫黃配制炸药的这个疑犯。”原文是“暗中让人到街市上打听”。所以选C。

小题4:

题目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宾语前置“何为”、取、为伪作、明。

译文:

雍正朝壬子年六月,有一夜大雷雨,献县城西有一个村民被雷击死。县令明晟大人前去检验,然后让收殓入棺下葬了。过了半个多月,忽然明大人命人拘捕了一个人来讯问:“你买火药干什么?” 那人回答:“我用它打鸟。”  明晟诘问:“用火铳来打鸟,所用火药少的不过几钱份量,多的也不过一两多二两的份量,已足够用一天了,你买二三十斤,是为什么?” 那人回答:“我是准备用很多天的。” 明晟又诘问:“好吧,你买火药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料必到现在所用掉的也不过是一二斤的份量,那么其余的火药你现在存放在哪里?”  那人说不出话来。于是明晟就动刑严加讯问,果然审出了因为 * * 情而谋杀情人丈夫的实案,与他的情人一起被执行死刑。 

有人问明晟县令为什么能知道这人犯了谋杀罪,明大人回答说:“火药这东西,若不是有数十斤的份量,就不能够伪装出雷击的效果,而制造合成火药又必定需要用硫磺。现在正是盛夏季节,不是在过年过节需要放爆竹的时候,会买硫磺的人数都数得出的几个人,我暗中让人到街市上打听卖硫磺最多的人是谁,人都说是某匠。我又暗中察问这某匠是把火药卖给谁了,都说是卖给某人了,于是我就明白了。” 又问明大人:“那您根据什么知道雷击事件是假造的呢?” 明大人回答:“如果是雷击死人,应该是从上到下劈击,不会裂地,就算是击毁房屋,也必定是从上到下劈击。现在那个雷击现场,屋顶上的苫草、屋梁全都飞起来,土炕的面都被揭飞了,可以知道火是从下面起的。而且,这个地方离城里不过五六里远,雷电的情况是一样的,那一夜雷电虽然迅猛剧烈,但是都只在云上盘旋围绕,并没有往下击的情形,所以我就知道有问题了。当时死者的老婆正巧回娘家去,没办法从她身上审问,所以一定要先访得这个动手炸死人的凶手,之后从那个妇人那里便可审出实情来了。”

这位县令可以说是很善于调查研究的了。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