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文后题目。
(前秦符融为冀州牧)有老姥逼劫于路,喝贼,路人为逐擒之。①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融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既而还入,融正色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人乎?”贼遂服罪。②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擒,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晋书·符融传》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6分,每小题2分)
(1)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
(2)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擒,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①谁知强盗反咬一口,诬赖这个过路的人是强盗, 当时天色已经昏黑,谁也分不清他们之中哪个是强盗,于是便一起被捉送到府衙那里去。②原来那个强盗假如跑得快的话,就决不会被过路的人追上捉住,所以知道跑得不快的人是强盗。③这跟用兵器把人刺死,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区别呢?
题目分析:第一句中注意“莫”解释为“谁”,“孰”解释为“哪个”,“乃”解释为“于是”,“俱”解释为“一起”;第二句中注意“盖”解释为“原来”,“ 若”解释为“如果”,“走”解释为“跑”,同时注意最后一句要体现判断句式;第三句中“是”解释为“这”,代词,注意状语后置与判断句式。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