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特点?
答:
2.曹刿认为鲁国“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
答:
3.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答:
4.第一段就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联系全文,说说曹刿在对话中表达出来的主要意思。
5.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第③段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
答:
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担心齐国有埋伏) 表现了曹刿沉着、冷静、谨慎的特点。
2.取信于民。或: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上。(意思对即可。)
4.只有尽心尽职才能取信于民,只有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支持,才是战争取胜的基本条件。
5.大国难测,怕有埋伏;通过考察敌情,弄清齐军退却真相,再决定是否追击齐军。 既克,公问其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