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八年级(3)班的同学在一节历史课上以“改革开放与中 * * 伟大复兴之路”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下面是他们收集的材料和提出的问题。请你也参与活动。(11分)
材料一: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
材料二: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1)材料一中的“老人”是谁?他“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的含义大致是指什么?(2分)
(2)材料二的“旗帜”是指什么?(1分)回顾历史在中共七大上确立的全党的旗帜是什么?(1分)
(3)材料二中当家作主站起来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个历史事件有什么意义?(5分)
(4)有人认为上述政策的实行便利了外国企业抢占中国市场,使外国列强在战场上没有得到的东西几乎都得到了,因此这种政策的实施弊大于利。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说明理由。(2分)
(1)邓 * * 建立经济特区
(2)邓 * * 理论 毛 * * 思想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4)不同意 改革开放是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必然措施,我们实行改革开放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题目分析:(1)材料一中的“老人”是邓 * * ,他“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的含义大致是指在东南沿海地区建立经济特区,打开对外开放的窗口。
(2)材料二的“旗帜”是指邓 * * 理论,在中共七大上确立的全党的旗帜是毛 * * 思想。
(3)材料二中当家作主站起来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4)有人认为上述政策的实行便利了外国企业抢占中国市场,使外国列强在战场上没有得到的东西几乎都得到了,因此这种政策的实施弊大于利。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改革开放是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必然措施,我们实行改革开放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1980年我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置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建成功,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力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我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邓 * * 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1945年在延安召开的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时间是1949年10月1日。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我国从此走上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