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改错题

某校八年级(3)班的同学在一节历史课上以“改革开放与中 * * 伟大复兴之路”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下面是他们收集的材料和提出的问题。请你也参与活动。(11分)

材料一: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

材料二: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1)材料一中的“老人”是谁?他“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的含义大致是指什么?(2分)

(2)材料二的“旗帜”是指什么?(1分)回顾历史在中共七大上确立的全党的旗帜是什么?(1分)

(3)材料二中当家作主站起来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个历史事件有什么意义?(5分)

(4)有人认为上述政策的实行便利了外国企业抢占中国市场,使外国列强在战场上没有得到的东西几乎都得到了,因此这种政策的实施弊大于利。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说明理由。(2分)

答案

(1)邓 * *    建立经济特区

(2)邓 * * 理论     毛 * * 思想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4)不同意   改革开放是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必然措施,我们实行改革开放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题目分析:(1)材料一中的“老人”是邓 * * ,他“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的含义大致是指在东南沿海地区建立经济特区,打开对外开放的窗口。

(2)材料二的“旗帜”是指邓 * * 理论,在中共七大上确立的全党的旗帜是毛 * * 思想。

(3)材料二中当家作主站起来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4)有人认为上述政策的实行便利了外国企业抢占中国市场,使外国列强在战场上没有得到的东西几乎都得到了,因此这种政策的实施弊大于利。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改革开放是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必然措施,我们实行改革开放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1980年我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置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建成功,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力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我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邓 * * 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1945年在延安召开的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时间是1949年10月1日。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我国从此走上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小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课文部分)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乃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选自《晋书·李密传》)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祖母刘氏,自抚养躬:亲自

B.使吴,有才辩数:多次

C.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服阕:服丧期满

D.华之善:好小题2:下面文句全都体现“悲恻动人”的一项是(    )

①密奉事以孝谨闻 ②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 ③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④门衰祚薄 ⑤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⑥后刘终,服阕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②③④

D.①⑤⑥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李密几岁大的时候就成了孤儿,是祖母刘氏把他抚养成人,他曾拜谯周为师,周的门人把他比作子游和子夏。

B.李密因为孝敬祖母而闻名,也因祖母年老,无人奉养,上疏《陈情表》“辞不就职”,皇帝看后,停止征召他为太子洗马。

C.李密在祖母去世之后,被迫到晋朝廷任太子洗马的官职,实现了先尽孝后尽忠,忠孝两全的夙愿。

D.李密做温县县令时,讨厌下属官吏,因给人写信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而被上告,司隶因为他在温县做官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