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柳庆字更兴。幼聪敏有气量,博涉群书,不为章句,好饮酒,于占对。年十三,因暴书,父僧习试令于杂赋集中取赋一篇千余言诵之,庆立读三遍,便诵之,无所漏。

大统十年,除尚书都兵郎中,并领记室,寻以本官领雍州别驾。广陵王欣,魏之懿亲,其甥孟氏屡为凶横。或有告盗牛,庆捕得实,趣令就禁。孟氏殊无惧容,乃谓庆曰:“若加以桎梏,后独何以脱之?”欣亦遣使辩其无罪。孟氏由此益骄。庆乃大集僚吏,盛言孟氏倚权侵虐之状。言毕,令笞杀之。此后贵戚敛手。

有贾人持金二十斤诣京师,寄人居止。每欲出行,常自执管钥。无何,缄闭不异并失之。谓主人所窃。郡县询问,主人自诬服。庆疑之。召贾人曰:“卿钥置何处?”对曰:“恒自带之。”庆曰:“颇与人同宿乎?”曰:“无。”“与同饮乎?”“日者曾与一沙门再度酣宴,醉而昼寝。”庆曰:“沙门乃真盗耳。”即遣捕沙门,乃怀金逃匿。后捕得,尽获所失金。

又有胡家被劫,郡县按察,知贼所,邻近被囚者甚多。庆以贼是乌合,可以诈求之。乃作匿多书,多榜官门,曰:“我等共劫胡家,徒侣混杂,终恐泄露。今欲首伏,惧不免诛。若听先首免罪,便欲来告。”庆乃复施免罪之牒。居二日,广陵王欣家奴面缚自告牒下,因此尽获党羽。庆之守正明察,皆此类也。每叹曰:“昔于公断无私,高门以待封。倘斯言有验,吾其庶其乎!”

(选自《北史·列传第五十二》)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好饮酒,于占对闲:空闲

B.昔于公断无私狱:监狱

C.卿钥置何处恒:长久

D.高门以待封辟:开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B.

C.

D.小题3:下列各句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柳庆“守正明察”的一组是(  )(3分)

①立读三遍,便诵之,无所漏 ②言毕,令笞杀之 ③每欲出行,常自执管钥 ④沙门乃真盗耳 ⑤贼是乌合,可以诈求之 ⑥倘斯言有验,吾其庶几乎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④⑤⑥

D.②④⑤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柳庆十三岁时,父亲柳僧习让他从杂赋集中抽出一篇文章,长达一千多字,柳庆读了三遍,就能一字不漏地背出来。

B.广陵王元欣的外甥孟氏横行霸道,偷盗人家的牛,还口出狂言;广陵王也派人为他辩解开脱。柳庆当众宣布了孟氏的罪状,当即下令将他打死。

C.一个商人在京城金子被窃,柳庆经过了解,断定盗贼是一个与商人两次一同喝酒的和尚,后来抓到了畏罪潜逃的和尚,追回全部金子。

D.柳庆用“攻心法”让抢劫胡家的盗贼自己写匿名信,提出先自首者可免罪的要求,并假装表示同意,终于捕获了广陵王家奴,将其党羽一网打尽。小题5: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若加以桎梏,后独何以脱之?(3分)

(2)日者曾与一沙门再度酣宴,醉而昼寝。(3分)

(3)今欲首伏,惧不免诛。若听先首免罪,便欲来告。(4分)

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D

小题4:D

小题5:

(1)如果把我带上镣铐,难道不想想以后怎样脱掉它吗?

(2)有一天曾经与一个和尚两次饮酒,喝醉后白天就睡了。

(3)现在想要自首服罪,又怕难免一死。如果允许自首的免罪,就愿意来告发。

小题1:

题目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A闲:通“娴”,熟练,娴熟;B狱,名词,案件;C恒:经常,常常。

小题2:

题目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意义和用法”必须都相同,分析思考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根据所在句子的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判断。A其,都是代词,他;B并,第一个表转折,第二个表并列;C乃都是副词,表顺承,于是,就;D莫,都是代词,没有谁。

小题3:

题目分析:此类题目要在整体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思考,结合文章具体的上下文来判断。①是表现柳庆聪敏,记忆力强;③商人的行为;⑥是柳庆自叹自己的功劳高,故排除①③⑥后选D。

小题4:

题目分析:D不是柳庆让盗贼自己写的匿名信,而是柳庆自己写的。

小题5:

题目分析: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考

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