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选题

如图所示,用一根弹簧将小球A悬挂在天花板上,用细绳将小球B悬挂在A的下面,它们处于静止状态.已知A、B质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在细线被剪断的瞬间,A与B的加速度大小应是下列哪一种情况(  )

A.A的加速度大小是0

B.A的加速度大小是g

C.B的加速度大小是0

D.B的加速度大小是g

答案

AB,剪断细线之前,AB整体受到重力和弹簧的弹力F静止,此时:F=2mg,

剪短之后,绳的拉力消失,而弹力不变,

对A:F-mg=maA

解得:aA=g,

故A错误,B正确.

CD、B只受重力,故B的加受速度为g,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问答题

缺乏市场营销调研带来的后果(12分)

2004年7月27日我方厦门A公司应挪威B公司的请求,报出口某初级产品200公吨、每公吨CIF布雷维克(BREVIK)人民币260美元、即期装运的发盘。但对方接到我报盘,未作接受,而一味请求我方增加数量,降低价格,并延长有效期。我方曾将数量增至300公吨,价格每公吨CIF布雷维克(BREVIK)减至人民币250美元,有效期经两次延长,最后延至8月25日。

B公司于8月22日来电接受该盘。但我方接到对方接受电报时,发现因该初级产品主要产地巴西受冻灾而影响该商品的产量,国际市场价格猛涨至每公吨345美元,于是我方拒绝成交,并复电称:“由于世界市场的变化,货物在收到接受电报前已售出”。但对方不同意这一说法,认为他是在发盘有效期限内接受的,坚持要按发盘的条件执行合同,并提出要么执行合同,要么赔偿对方差价损失2.85万美元,否则提交仲裁解决

。这项纠纷经过多次电报往返,争论十分激烈。由于我方对市场调查研究不够,未掌握到该商品可能上涨的情报,对B公司一再要求延长发盘的有效期也缺乏敏感性,在我方一再延长有效期,并增加数量和降低价格以后,造成了B公司主动、有利的形势。当B公司看准行情,表示接受时,我方公司才发现市场价格已猛涨。我方虽然多方解释,以图撤盘,但均未能达到目的。最后以我方执行合同而告终,共损失差价达2.85万美元之多,对外也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从这个案例来看,我们从中吸取的教训是多方面的。

请问:

上述案例给我们哪些启示?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