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这是一次为SH物流公司举行的培训课。课堂上,培训师时而在长篇大论地讲述,时而在白板上书写着,但是讲台下面却很混乱。中间下课休息时,学员聚集在一起议论,仓储主管小李说:“你们觉得这位名师如何我可是耐着性子听了这两天半的课了,本以为他可能会讲些实用的内容,可是这三天的培训课快完了,我也没听到与我工作相关的内容!”而货运主管小齐大声说道:“主管在培训前可是发话啦,受训完回岗可是有任务的!我是做运输的,我想知道如何解决运输中突发事故,比如遇到发错货了、途中遭劫或货物被人做手脚了等问题时应该如何处理,结果听了半天,还没有摸到门道!”“这可不行啊,我们可是花了大价钱请他来上课的!平常,工作这么忙,能坐到这里听课多不容易啊!要不是看他斯斯文文的样子,我早就提议大家将他赶下台了!”检验员小杨也急切地插话。仓储主管小李又接着说:“我们抱怨也没用啊,还是快想想办法吧。要不我们将这些情况向HR经理反映一下。”货运主管小齐说:“对!对!我们花钱并不是坐在这里听听课就行了,他虽然讲得都没错,但对我们没有用啊!这些想法一定要讲出来,一定要讲出来!”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过程中,这种令人失望的事并不少见,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请结合本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为了提高培训师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应当注重抓好哪些工作。

答案

参考答案:

为了提高培训师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应注重抓好以下工作: 

1)在进行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员工培训开发规划的要求。聘请企业外部或者内部的专家进行培训课程的设计,从根本上保证课程教学的质量。 

2)按照培训师的聘任条件和标准,严格把关,精心选拔聘用培训师。 

3)培训课程实施计划如果是由培训公司或者本企业培训主管设计的,应当将设计方案出示给培训师,要求培训师提出具体的课堂教学实施方案;如果是由培训师设计的,培训主管应当对其进行审定,经过审批后才能执行。 

4)应在培训1~2周之前,围绕培训的内容、目标、方式、方法、要求。以及学员的基本情况与培训师进行充分的沟通,使其做好培训前的各种准备工作。 

5)在培训过程中,培训主管应对培训师及其教学质量进行全面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听取学员的意见,并及时反馈给培训师,要求其取长补短,改进教学。 

6)定期开展对培训师的培训,不断提高培训师的素质,并建立奖勤罚懒、优胜劣汰的教师聘任制度。如果企业不具备条件,亦可聘请资质合格的培训公司。通过合作协议等方式,切实保证培训质量和效果。 

7)建立多层次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高度重视培训前、培训中,乃至培训后的质量和效果的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单项选择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初,明太祖告诫地方官吏说:“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譬犹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奇摇其根,要安养生息之。”           ——《明太祖洪武实录》

材料二 据《天王开物》载,明朝中叶“(棉花)遍布天下,地无南北皆宜之,人无贫贵皆赖之”;纺织业中出现的“花楼机”能在绫绢上提织各种花纹;《元明事类钞》载:明中叶后“北土广树艺(各植农作物)而昧于织,南土精织衿(衣料)而寡于艺,故棉则方舟而鬻于南,布则方舟而鬻诸北”;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写道:“(明朝中期)田人佃手,其狡黠者,逋(拖欠)负租税,莫可谁何!业经转手,佃乃虎距,故有久佃成业之谣”。

——记载明朝中后期有关史实的资料

材料三 “(明朝中后期)大户(机户)张机为生, 小户(机工)赴织为活,……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饔飧(生计)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空虚),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蒋以化《西台漫记》

材料四 “(明政府规定,政府以钱粮、银两或预先购好的丝料分发机户,机户织毕交官取酬。但钱粮往往)每年后期(延误时期),且多扣克,以浚削(剥削)之余,市腾踊(积压)之料”。“行货有税矣,而算及舟车;居货有税矣,而算及房舍;……。”   

——《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及《明史纪事本末》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条件(不得摘录原句,至少4个要点)。

(2)依据材料三说明“大户”与“小户”之间关系的实质,并概括其特征。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要求言简意赅,至少4个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