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 * *
材料二:1980—2005年深训经济发展变化情况简表
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 2—100 | 100—1000 | 1000—2000 | 2000—5000 |
所用时间 (单位:年) | 9 | 7 | 5 | 3 |
(1)材料一中的“政策”首先在哪两个省份实行?(4分)
(2)据材料二说明深圳经济发展有何变化?(2分)
(3)综合以上材料,分析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至少两点)。(4分)
(1)广东省、福建省。(4分)
(2)经济呈现持续增长并不断加速。(2分)
(3)经济特区对我国进一步开放起示范作用;经济特区为我国进一步开放积累了经验;经济特区有助于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等。(答出两点即可,言之有理即可得分。4分)
题目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对外开放政策最先实施的省份。1980年,我国设立了第一批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其中深圳、珠海、汕头位于广东省,厦门位于福建省。后来,开放14年沿海开放城市,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这说明了我国对外开放政策最先在广东省和福建省这两个省份实行。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表能力。从表格提供数据看:我生产总值从2亿元增长到100亿元,所用的时间为9年;100亿元到1000亿元,所用的时间为7年;1000亿元至2000亿元,所用的时间为5年;2000亿元至5000亿元,所用的时间为3年。这些数据说明我国经济呈现持续稳定地增长,并且速度不断加快,增长的周期越来越短。
(3)本题主要考查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经济特区对我国进一步开放起示范作用;经济特区为我国进一步开放积累了经验;经济特区有助于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等。但是,本题无唯一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如:回答经济特区的设立促进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助于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和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