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材料一 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会议,他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树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他在波乱反正,提出改革任务,推动农村改革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
图一 1980年的深圳 图二 今日深圳
(1)材料一提到的是哪次会议?(2分)做出了什么战略决策?(2分)起到什么作用?(2分)
(2)比较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说明深圳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3分)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3)30多年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是什么?(4)
(1)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2分)决策: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2分)作用: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2分
(2)变化:由落后的小城镇发展为繁华的现代化城市原因(3分)
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深圳建立了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3分)
(3)理论成果:邓 * * 理论(4分)
题目分析:(1)材料解析题,学生就需要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从材料中提取重要信息结合课本,找出与问题的相关点。通过问题可以材料反映的是一次会议。“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会议”,“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由此信息可知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一问解决了,二小问三小问就迎刃而解。答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中的决策和意义。
(2)此问查的是学生的审题和识图能力,做此类题要先注意标题,图中时间,然后分析此阶段重大事件与材料的关系。图比较的是1980年破落的深圳和今天繁华现在都市的深圳,从图片中学生就可以看到深圳经济有了快速发展,从落后到繁荣。因为这样的变化是发生在1980年之后,由此学生应该想到的是1980年的某件事情促进了深圳的发展,结合课本联想深圳的特殊性质,我们就得出是因为实行改革开放,在深圳设立经济特区。
(3)首先弄清“30多年”指的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邓 * * 同志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国情,对内改革中国的经济体制,对外开放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吸引资金为社会主义服务。能取得现在的成就离不开邓 * * 理论的指导,邓 * * 理论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