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改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有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流传于民间的花鼓词

材料二:“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迈出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民间的花鼓词

(1)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农村曾实行过哪两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变革?(3分)

(2)凤阳发生巨变的原因是实行一种什么新的生产变革?(3分)对农村的改革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答案

(1)土地改革、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题目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在农村采取了哪些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改革措施?主要包括1950年——1952年实行的土地改革,将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化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二是三大改造期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因此本题的答案是:土地改革、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本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时期对农村改革的内容,1978年,从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开始,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的影响是: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