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醋酸的电离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 配制并标定醋酸溶液的浓度取冰醋酸配制2500.2的醋酸溶液,用0.2的醋酸溶液稀释成所需浓度的溶液,再用NaOH标准溶液对所配醋酸溶液的浓度进行标定。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醋酸溶液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

(2)为标定某醋酸溶液的准确浓度,用0.2000的NaOH溶液对20.00 mL醋酸溶液进行滴定,几次滴定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如下

则该醋酸溶液的准确浓度为_____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四位)

实验二 探究浓度对醋酸电离程度的影响用pH计测定25℃时不同浓度的醋酸的pH,结果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3)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醋酸是弱电解质的结论,你认为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表中的数据,还可以得出另一结论:随着醋酸浓度的减小,醋酸的电离程度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实验三 探究温度对醋酸电离程度的影响

(5)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完成该探究,请简述你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胶头滴管、250ml容量瓶

(2)0.2000

(3)醋酸的pH大于2或醋酸稀释10倍时,pH的变化值小于1(答案合理即可)

(4)增大

(5)用pH计测定相同浓度的醋酸在几种不同温度时的pH

问答题

(2010年)   二、(本题22分)   案情 被告人赵某与被害人钱某曾合伙做生意(双方没有债权债务关系)。2009年5月23日,赵某通过技术手段,将钱某银行存折上的9万元存款划转到自己的账户上(没有取出现金)。钱某向银行查询知道真相后,让赵某还给自己9万元。   同年6月26日,赵某将钱某约至某大桥西侧泵房后,二人发生争执。赵某顿生杀意,突然勒钱某的颈部、捂钱某的口鼻,致钱某昏迷。赵某以为钱某已死亡,便将钱某“尸体”缚重扔入河中。   6月28日凌晨,赵某将恐吓信置于钱某家门口,谎称钱某被绑架,让钱某之妻孙某(某国有企业出纳)拿20万元到某大桥赎人,如报警将杀死钱某。孙某不敢报警,但手中只有3万元,于是在上班之前从本单位保险柜拿出17万元,急忙将20万元送至某大桥处。赵某蒙面接收20万元后,声称2小时后孙某即可见到丈夫。   28日下午,钱某的尸体被人发现(经鉴定,钱某系溺水死亡)。赵某觉得罪行迟早会败露,于29日向公安机关投案,如实交待了上述全部犯罪事实,并将勒索的20万元交给公安人员(公安人员将20万元退还孙某,孙某于8月3日将17万元还给公司)。公安人员李某听了赵某的交待后随口说了一句“你罪行不轻啊”,赵某担心被判死刑,逃跑至外地。在被通缉的过程中,赵某身患重病无钱治疗,向当地公安机关投案,再次如实交待了自己的全部罪行。  问题:

赵某致钱某死亡的事实,在刑法理论上称为什么?刑法理论对这种情况有哪几种处理意见?你认为应当如何处理?为什么?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