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论语》阅读及古诗文默写(11分)

(1)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论语·宪问)

(2)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论语·宪问)

小题1: 解释曾子这句话的意思,并指出和第一则文字中孔子行为的共通点。(2分)

                                                                                       

小题2:孔子“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思想与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是否矛盾?(3分)

                                                                                        

答案

小题1:君子考虑问题,不应该越出职位的范围。(1分)共通点:都强调各司其职,恪尽职守。(1分)

小题2:孔子提出的“位”指职守,强调各有权限,各守本分(或“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蕴含的另一层意思是“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强调恪尽职责。)(1分)“知其不可而为之”则强调“仕”的担当,体现高度的社会责任感(1分),两者的偶强调做好分内的事,所以并不矛盾。(1分)

小题1:

题目分析:解释曾子的话时可参考“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句意,解答第二问时可根据第一则中“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这一句,再结合曾子话的意思就可理解出共通点。

小题2:

题目分析:回答这一问题可重点揣摩第一则中“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这一句话就充分体现了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