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程信,字彦实,其先休宁人,洪武中戍河间,因家焉。信正统七年进士,授吏科给事中。也先犯京师,信督军守西城。都督孙镗击也先失利,欲入城,信不纳,督军从城上发箭炮助之。镗战益力,也先遂却。景泰元年,请振畿辅饥民,复河间学官、生徒因用兵罢遣者,皆报可。明年二月,出为山东右参政,督饷辽东。巡抚寇深奏盗粮一石以上者死,又置新斛旧加大,信钩考。信立碎之,曰:“奈何纳人于死!”深由是不悦信。天顺元年,擢太仆卿。京卫马旧多耗,信定期征之。三营大将言太仆苛急,请改隶兵部。信言:“高皇帝令太仆马数,勿使人知。若隶兵部,马登耗,太仆不得闻。脱有警,马不给,谁任其咎?”帝是之,乃隶太仆如故。明年,改左佥都御史,巡抚辽东。都指挥夏霖恣不法,佥事胡鼎发其四十罪,信以闻,下霖锦衣狱。门达言信不当代奏,时寇深方掌都察院,以前邻劾信。征下诏狱,降南京太仆少卿。寻母忧归。成化元年,起兵部,寻转左侍郎。四川戎县山都掌蛮数叛,陷合江等九县。廷议发大军讨之。以襄城伯李瑾充总兵官,进信尚书,提督军务。至永宁,分道进。信与瑾居中节制。转战六日,破寨七百五十余。前后斩首四千五百有奇,俘获无算。录功,进兼大理寺卿,与白圭同莅兵部。信欲有为,而阻于圭,数称疾。改南京兵部,参赞机务。明年致仕,逾年卒。谥襄毅。

信征南蛮时,制许便宜从事。迄班师,未尝擅赏戮一人。曰:“刑赏,人主大柄也,不得已而假之人。幸而事集,辄自专,非人臣所宜。”在南京,守备臣欲预钱谷讼狱事,信曰:“守备重臣,所以谨非常也。若此,乃有司职耳。”论者之。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信正统七年进士举:考中。

B.又置新斛旧加大视:比照。

C.信钩考属:隶属。

D.论者之韪:认为……正确。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程信为官正直的一组是(3分)

①信不纳,督军从城上发箭炮助之    ②信立碎之,曰:“奈何纳人于死!”

③京卫马旧多耗,信定期征之        ④信以闻,下霖锦衣狱

⑤信欲有为,而阻于圭,数称疾      ⑥迄班师,未尝擅赏戮一人

A.①③④

B.③⑤⑥

C.①②⑤

D.②④⑥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洪武中戍河间,家焉②击沛公于坐

B.①隶太仆如故②遂收盛樊於期之首

C.①信瑾居中节制② 失去所,不知

D.①信欲有为,阻于圭连② 劳苦功高如此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脱有警,马不给,谁任其咎?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刑赏,人主大柄也,不得已而假之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守备重臣,所以谨非常也。若此,乃有司职耳。(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B

小题4:(1)倘若有警报,马匹不充足(不能供给),谁能承担这个过失?(“脱”、 “给”、 “任”、“咎”,每译对一处给1分)

(2)刑罚奖赏,是君主的大权,不得已才授予别人。(判断句、“人主”“柄”、“假”,每译对一处给1分)

(3)守备是重臣,用来防备意外事件的。像这些事,是主管官吏的职责。(“所以”、“ 非常”、“ 若”、“ 乃”,每译对一处给1分)

小题1:

题目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C中的属,应该是委托,交付的意思。故答案选C。

小题2:

题目分析:此类题目要在整体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思考,结合文章具体的上下文来判断①表明程信督战果敢;③表明程信恪尽职守;⑤表明程信想做事而不能如愿。排除这三句后,故答案选D。

小题3:

题目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意义和用法”必须都相同,分析思考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根据所在句子的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判断。B都是副词,于是。A.于是,副词;趁机,介词。C.和,连词;结交,动词。D.却,连词;和,连词。

小题4:

题目分析: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参考译文】

程信,字彦实,他的祖先是休宁人,洪武年间戍守河间,于是在那里安家。程信考中正统七年进士,被授予吏科给事中。也先侵犯京城,程信督率军队守卫西城门。都督孙镗攻击也先失利,想进城,程信不让进,而是督率军队从城头上射箭发炮帮助他。孙镗越战越勇,也先于是退却。景泰元年,请求赈济京城附近的饥民,恢复河间因用兵而被罢免、遣送的学官、生徒,皇上都批复可以。第二年二月,出任山东右参政,监督往辽东运输军粮。巡抚寇深上奏,盗粮一石以上的处死,又设置了比照旧粮斛加大的新粮斛,交付程信测算考核。程信立即打碎它,说:“为什么置人于死地呢?”寇深因此不喜欢程信。天顺元年,提拔为太仆卿。京卫的马匹以前消耗过多,程信定期征用马匹。三营大将诉说太仆为人苛刻而急切,请求皇上更改让马匹隶属兵部。程信说:“高皇帝命令太仆管理马匹数量,不要让他人知道。如果隶属兵部,马匹增减,太仆不能知道。倘若有警报,马匹不充足,谁能承担这个过失?”皇上认为程信的话是对的,于是像以前一样隶属太仆。第二年,改任左佥都御史,巡视辽东。都指挥夏霖骄恣不守法,佥事胡鼎揭发他四十条罪状,程信把这事报告给皇上,把夏霖关到锦衣卫监狱。门达说程信不应当代替胡鼎上奏,当时寇深正掌管都察院,因为从前的隙怨,弹劾程信。追究其罪,被关进钦犯监狱,降职为南京太仆少卿。因母丧归家。成化元年,起任兵部(右侍郎),不久转为左侍郎。四川戎县山都掌蛮人屡次叛乱,攻陷合江等九个县。朝廷决议发大军征讨。以襄城伯李瑾任总兵官,晋升程信为尚书,提督军务。至永宁,分路进军。程信与李瑾居中调度。转战六天,攻破敌寨七百五十多座。前后斩首四千五百多,俘获无数。记功,程信进升兼任大理寺卿,与白圭共同管理兵部。程信想有所作为,但被白圭阻碍,多次称病。改任南京兵部,参议军务。第二年辞官,一年后去世。谥号襄毅。

程信征讨南蛮时,皇上特许他可以便宜行事。直到班师回朝,不曾擅自奖赏杀戮一人。他说:“刑罚奖赏,是君主的大权,不得已才授予别人。有幸事情集于我一身,总是自己专断,这不是人臣应该做的。”在南京任上,守备大臣想干预钱粮的管理和诉讼案件,程信说:“守备是重臣,用来防备意外事件的。像这些事,是主管官吏的职责。”评论者认为他做得对。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李景略,幽州良乡人也。景略以门荫补幽州功曹。大历末,寓居河中,阖门读书。李怀光为朔方节度,招在幕府。五原有偏将张光者,挟私杀妻,前后不能断。光富于财货,狱吏不能劾。景略讯其实,光竟伏法。因授大理司直,迁监察御史。及怀光屯军咸阳,反状始萌。景略时说怀光请复宫阙,迎大驾,怀光不从。景略出军门恸哭曰;“谁知此军一日陷于不义。”军士相顾甚义之,因退归私家。

  寻为灵武节度杜希全辟在幕府,转殿中侍御史,兼丰州刺史、西受降城使。丰州北扼回纥,回纥使来中国,丰乃其通道。前为刺史者多懦弱,虏使至则敌礼抗坐。时回纥遣梅录 * * 随中官薛盈珍入朝,景略欲以气制之。郊迎,传言欲先见中使,梅录初未喻。景略既见盈珍,乃使谓梅录曰:“知可汗初没,欲申吊礼。”乃登高垅位以待之。梅录俯偻前哭,景略因抚之曰:“可汗弃代,助尔号慕。”虏之骄容威气,索然尽矣,遂以父行呼景略。自此回纥使至景略,皆拜之于庭,由是有威名。

  时河东李说有疾,诏以景略为太原少尹、节度行军司马。时方镇节度使少征入换代者,皆死亡乃命焉,行军司马尽简自上意。受命之日,人心以属。景略居疑帅之地,势已难处。回纥使梅录 * * 入朝,说置宴会,梅录争上下坐,说不能遏,景略叱之。梅录,前过丰州者也,识景略语音,疾趋前拜曰:“非丰州李端公耶?不拜麾下久矣,何其瘠也。”又拜,遂命之居次坐。将吏宾客顾景略,悉加严惮。说心不平,厚赂中尉窦文场,将去景略,使为内应。

  岁余,风言回纥将南下阴山,丰州宜得其人。上素知景略在边时事。上方轸虑,文场在旁,言景略堪为边任,乃以景略为丰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天德军西受降城都防御使。迫塞苦寒,土地卤瘠,俗贫难处。景略节用约己与士同甘苦将卒安之凿咸应永清二渠溉田数百顷公私利焉廪储备器械具政令肃智略明。二岁后,军声雄冠北边,回纥畏之,天下皆惜其理未尽景略之能。贞元二十年,卒于镇,年五十五,赠工部尚书。(选自《旧唐书·卷一百五十二》,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反状始/萌:显露

B.虏使至则礼抗坐/敌:敌对

C.梅录初未/喻:明白

D.行军司马尽自上意/简:选择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授大理司直,迁监察御史/退归私家

B.前刺史者多懦弱/将去景略,使内应

C.皆死亡命焉/言景略堪为边任,以景略为丰州刺史

D.自此回纥使至景略,皆拜之庭/贞元二十年,卒

3.下列各组句子中,都表现李景略“堪为边任”的一组是(  )

A.①景略讯其实②景略欲以气制之

B.①因退归私家②梅录俯偻前哭

C.①由是有威名②天下皆惜其理未尽景略之能

D.①军声雄冠北边②景略节用约己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景略起初在李怀光的幕府中任职,当他发现李怀光驻军咸阳,有谋反迹象时,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主动地离开了李怀光。

B.李景略面对回纥使者梅录,不卑不亢,用气势慑服了他;后来,在李说设宴时,梅录争夺位置,李景略又一次叱责了他,而梅录对他非常尊敬。

C.李景略担任太原少尹、节度行军司马,居于可能取代节帅的地位,处境本已艰难,再加上宴会上折服梅录的举动,引起窦文场的嫉恨。

D.李景略担任丰州刺史,以身作则,与大家同甘共苦,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两年以后,军威大震,回纥不敢轻举妄动。

5.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景略节用约己与士同甘苦将卒安之凿咸应永清二渠溉田数百顷公私利焉廪储备器械具政令肃智略明。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丰州北扼回纥,回纥使来中国,丰乃其通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非丰州李端公耶?不拜麾下久矣,何其瘠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