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小豫在公园里看到一个小孩在荡秋千,她发现无论小孩的秋千摆荡得高还是低,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好像并没有不同;当小孩离开后,秋千继续摆动的快慢似乎和有人时也相同。那么秋千摆动一次的时间会受什么因素影响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  

A.可能与秋千摆动的幅度有关;    

B.可能与秋千和人的质量有关;  

C.可能与秋千吊绳的长度有关。

她决定用单摆模拟秋千,探究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于是她准备了不同质量的小铁球、细线、刻度尺、铁架台等器材,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⑴实验器材中还应该有:______________。

⑵小豫完成了实验并将数据记入上表,分析数据可知: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只与_________有关。

实验次数摆幅(m)小球质量(kg)摆长(m)时间(s)
10.10.030.81.8
20.10.040.81.8
30.20.040.81.8
40.20.0412.0
⑶在摆线悬挂点O的正下方固定一铁钉P,将摆球从A点释放,摆线碰到铁钉后摆球仍能继续摆动,到达B点后再摆回,如此往复,如图乙所示。若摆长为0.8m,则单摆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一次所需时间应_________1.8s(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⑷不计空气阻力及线与铁钉的摩擦,摆球到达的A、B两点是否在同一水平线上?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

答案

⑴秒表;⑵摆长;⑶小于;⑷是

题目分析::(1)实验中要涉及到摆长、摆动幅度、质量、往返摆动的时间的测量,她准备了不同质量的小铁球、细线、刻度尺、铁架台等器材.因此还缺少测量往返摆动的时间的仪器——秒表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往返摆动的时间在摆动幅度、质量变化时,摆长不变,摆动的时间不变;只有在摆长改变了,往返摆动的时间才改变;所以可得结论: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只与摆长有关

(3)由表格数据可以得出,单摆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一次所需时间与摆幅无关,与摆长有关,摆长变小,周期会变小,故小于1.8s

(4)不计空气阻力及线与铁钉的摩擦,摆球在摆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A、B两点均为最高点,即重力势重力势能相等,所以所处高度相同.故摆球到达的A、B两点是在同一水平线上.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 * * 道题。

转基因作物同普通植物的区别只是多了能使它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早在1983年,生物学家就已经知道怎样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以便使它产生靠杂交方式根本无法获得的某种新的特性:抗除莠剂的特性、抗植物病毒的特性、抗某种害虫的特性等。用以移植的基因可来自任何生命体:细菌、病毒、昆虫等。

转基因作物目前在世界上已种植有1 000万公顷左右,种植最多的是棉花、玉米和西红柿等。在实验室试种的还有莴笋、西瓜、稻谷等品种。试验的目的除了增产之外,还在于提高这种品种的抗病毒能力。

但同时也有专家担心转基因作物可能对环境有危险。比如,在美国种植的那种能抗虫害的玉米和棉花,可能加快出现—些更难对付的害虫。这类作物的所有分子都分泌出—些微量的“杀虫药”,一种像任何一种农药一样能选择杀死某些害虫的“雾剂”。尤其是那些能抗除莠剂的作物,它们—旦同野生状态下的“表姐妹”杂交之后,那些“表姐妹”也就会因此而成为除莠剂无法除掉的变种了。

对于这种技术,尽管还有些问题需要继续研究,但这确是人类9000年作物栽培史上一场空前的革命。

对文中画线处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新害虫的出现与能抗害虫作物分泌的“雾剂”污染环境有关

B.美国的那种转基因的玉米和棉花品种是无法对付害虫的

C.能抗虫害的玉米和棉花可能促使更不容易杀死的害虫出现

D.那种能抗虫害的作物,在抗虫害的同时,又保护了一些害虫